返回第三章 武威回师  大唐都护府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统交给韩如柏去处置。只有遇到实在躲不过的大事情,才会出面召集群臣商议。

他虽然算不上是明君,但也绝不是“整日瞎胡搞、过把瘾就死”的昏君,颇有一种“我就是值个班,时间一到立马退休”的应付感。

韩如柏在朝中威望极高。无论是何光华还是柳诗名,都被他收拾的服服帖帖,基本上保持着你不惹我我也绝不主动咬你的和平状态。

文武内斗的状况得到明显控制,朝野间便呈现出一派政通人和、百事俱兴的景象。一切都仿佛那么令人满意,并且永远都会持续下去。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长期的殚精竭虑最终还是压垮了这位朝廷柱石。韩如柏卧病在床三个月,仍然笔耕不辍、政务不荒,最后一口血喷在公文绢帛上,与世长辞了。

太傅大人的死讯,一下子震惊了文武百官。悲痛者有之,窃喜者亦有之,但更多的人是惶惶不安。帝都长安每一个高墙大院的后面,都有隐秘的议论声音:“接下来怕是要变天了吧……”

果不其然,大家的担忧很快就应验了。

韩如柏辞世的第七天傍晚,本应该还在千里之外,正与突厥作战的武威军三万铁骑,竟然事先毫无征兆的现身在帝都城西。

-

武威军的突然出现,把负责保卫帝都的右神策军吓了一大跳。

京畿腹地,圣驾所在,一支目的不明的森然大军,悄无声息的快速逼近,无论换作是谁,都立刻会在脑海中浮现出那两个可怕的字眼——叛乱!

眼前这个情形,已经来不及核实查探了!驻扎城外的六个神策军骑兵千人队,连晚饭都顾不上吃,便立即开始在金光门、延平门、开远门外集结布阵。

各个瓮城的吊桥,也比平时早了半个多时辰,猛然奋力扯起。

守门的兵丁个个面目狰狞、大吼大叫,吓得行人百姓狼奔鼠窜;而城楼上,则是鼓声阵阵,密如雨点,呼喝声此起彼伏,显示着城内各兵营正在紧急动员,做好战斗准备。

所幸,武威军出现之后,没有再进一步的动作,而是于城外五里处扎住阵脚。一队三百人规模的骑兵从主阵驰出,奔帝都西面正中的金光门而来。

“来者停步!报上番号来意!”金光门前的右神策军将官举手高声喝道。

三百骑兵纷纷勒马,停在距神策军百步之外。一名武威军小校回答道:“吾皇必胜!武威军统领、何大将军到——”

其实不用听这个应答,仅凭军服铠甲、大纛旗帜和这帮骑兵头顶上金黄色的盔缨,神策军的将官也知道是何光华到了。

依照唐军法度,他应该是策马上前给何光华见礼的。但是,此时此地的情况实在是太诡异了:事先既未得到上司关于武威军班师回朝的指示,也没有收到武威军的持节官对大军行止的通报。三万黑甲铁骑就这么悄无声息、全副武装的出现在了帝都的西门外,这是要闹哪样啊?

神策军将官犹豫了一下,愣是没敢往前去,仍旧停在原地高声喊道:“请大将军现身说话!”

身处骑兵队伍中的何光华没好气的哼了一声:“本将军就在这里,你眼瞎了吗?”

相比那名神策将官吊着喉咙的喊声,何光华并未提高嗓门,就如平常说话一般。可是百步之外的右神策军将士们,全都听的清清楚楚。单单是这份深厚的内力修为,就着实令人惊讶。

神策将官赶忙遥遥施礼:“末将参见大将军。大将军不是在西域抗敌吗?怎么会来到帝都?”

“你别喊了,我听着都累。”何光华策马来到近前,随扈的亲兵也都紧紧跟随。那位神策军将官纠结半天,终究没敢说出“停步”二字。

只听何光华道:“西域此役,我武威军大获全胜,歼敌两万,凯旋归来。”

将官闻言赶紧回应:“恭喜大将军!武威将士,天下无敌。”

何光华点点头:“嗯,马屁不用拍了。我问你,这么晚,你们右神策军还在演习吗?”

“演习?”神策军将官被他问的一愣:“没有演习啊。”

何光华眯缝着眼睛,冷冷道:“没有演习?那你们大动干戈的戳在这里,是在干嘛?”

神策军将官登时哑口无言。

怎么说?说我们晚饭都没顾上吃,就是为准备跟你们武威军干架?说你何光华胆大包天,竟敢兵胁帝都,我右神策军护驾有责,准备代表正义消灭你?

要是这么回话,还不得被面前这位骄横跋扈的何大将军给当场骂死?

将官身旁一个面庞白净的副将,此时看出了上司的尴尬,赶紧接口道:“启禀大将军,今天巡弋营犯糊涂了。他们远远的看见武威军旗帜,心想大将军正在西域作战,怎么可能出现在京畿腹地?所以断定是有人冒充武威军,意欲图谋不轨,便急急报了警号。依大唐军制,我巡防营接巡弋营示警,当立即鸣鼓聚兵,于瓮城门外一千步列阵,设拒马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