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我们今天常见的大白猪其实也分几种。一种引自英国约克郡猪,还有一种是来自丹麦等北欧国家的长白猪。这些白猪和中国土猪杂交后,变成了我们今天餐桌上的五花肉。他们的共同特点?白就一个字!又肥又白。
这些大白猪适应性强、又特别会生,一窝多的有十几只。生长速度快,农民家自己养的一年多可以出栏,那种机械化饲养的半年就可以吃了。这种白猪瘦肉多、肉质好、体质结实,也是今天全世界饲养率最高的猪。
当然,他们也有所区别。相比起长白猪的后代,大白猪的后代更不挑食,好养,所以我国各地农村都有大量饲养。那条猪坚强,就是大白猪的后代。
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在2019年吃的猪肉和我们现在在良渚吃的猪肉,其实并不是一种猪。当然,从肉感上来说,这小黑猪的肉质要比大白猪香多了,藏香猪你们都吃过吧。
但是黑猪的大规模饲养的经济性不大高,饲养时间更长,价格也要贵很多。在小农社会里,各家养几头问题不大,但你要供应一座千万人口大城市,那还是大白猪来的实在。
看过《西游记》电视剧吧?里面马德华演的那个大腹便便、大耳朵、一身白的猪八戒,其实是错的。你们有空再回去看看《西游记》原著里写的猪八戒,那就是头大黑猪,带有部分野猪的特征。
我想可能是导演为了照顾现代观众的生活习惯,或者是为了让猪八戒看上去比较可爱一点。”
“师兄,你不是学法律的嘛,怎么对猪这么了解?我记得你家也不养猪啊?”何杰困惑道。
“呃,这个,你要是在基层多工作几年,这些鸡鸭狗猪的事情,你都会了解一下。良渚,我说的是2019年的良渚,那边有个生猪屠宰场,杭州大部分的猪肉就由那边供应的。我也是工作原因熟悉了些。”
张凯解释道,并继续说下去:“这不,我又穿越到了养猪的村落。那几天找你们找不到,连个聊天的人也没有,只好做些猪的研究了,打发打发时间。
你们难道没发现?这里的鸡也和我们平时看到的也不大一样?中国土鸡长得漂亮,雄鸡一叫天下白,古人把这称为“凤鸣”。
这土鸡战斗力又强,那狗看到都绕道走。你烧一锅土鸡,什么佐料都不用放,那个香的。而我们日常吃的鸡肉,主要是这些年从国外引进的饲料鸡。
达尔文认为最早的驯养鸡是印度的红原鸡,距今大概3000多年。但很明显,他错了!”张凯确实没有说错,在多处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遗址里,也出土了很像鸡骨头的厨余垃圾。
“没想到,这猪啊狗啊的,里面还有这么多学问。你们说,这猪的变化这么大。倒是这狗,还是那个样子,5000年不变!”陈芳看着趴在彘脚边的二虎。
这种到处可见的短腿小黄狗,有个很雅的名字,踏雪寻梅。全身黄毛,四个脚掌却是白的。
这二虎一看大家在看它,以为又有什么好吃的,小尾巴摇的更起劲了。
“这狗本来就是我们中国人最早驯养的嘛!你说,现在城里人都爱养一些国外的宠物狗,觉得外国狗洋气,中国土狗土的掉渣,其实,都是中国狗的后代。”何杰甚是不满。
“你这倒提醒了我。我上回看到父王他们带回了几条小狼崽,就和家犬一起混养在一起。”陈芳说道,“顺便提醒一下大家,我的那条大虎就是狼崽养大的。你们下次看到可要注意了。”
“什么,狼?你养的大狗是条狼?”张凯有些哭笑不得。
“这个以后再跟你们说。上个月我的一个表兄带大虎去了东南百里外的山阴城,所以你们一直没有见过。回头我再介绍给你们哈!”陈芳倒是满不在乎。
“话说回来,我记得只有亲兵可以驯养野猪作为坐骑,为什么彘也有一只?”何杰奇怪道。
彘听懂了他的意思,耸耸肩表示自己也不清楚。但看得出来,他还是很想要一头的。
“这是我问父王专门要来的。名义嘛,作为你们俩的陪练。”陈芳又得意了。
“这个理由好!”何杰和张凯不约而同地竖起了大拇指,一旁的彘又害羞地笑了,露出那排洁白的牙齿。
而当务之急,就是要给三头小猪取个名字,再找个住宿。
何杰提出用“龙、虎、豹”三字,被陈芳给否决了,一来当地人还不知道龙是什么,二来虎的名字已经被大虎、二虎用了。
其实,良渚人也不知道“虎”是什么意思,也不像后世那样叫做“大虫”。他们对虎有独特的称呼,常常用虎的叫声“嗷呜”来指代虎。
陈芳想了半天,提议就用“猪,八,戒”三个字来称呼他们吧。
“唉吆,我以为你憋了半天,想出个什么好名字,搞了半天,猪八戒!我看叫孙、悟、空也不错啊!”张凯有些失望,“反正你说了算,就叫猪八戒吧。
这三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