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二十一世纪,宇宙之眼,银河中心,太阳系。蔚蓝星海还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下,在一个有着“太阳”恒星的小型星系间,一个个椭圆形的行星轨道上,大宇宙定律下运转着一颗颗灰暗的天体,而在这群天体中,有一个不起眼的中小型天体,徘徊在轨道最边缘倒数第二位,那是一颗与众不同的,湛蓝色美丽的星球,让人只看一眼就难以忘怀它的魅力,这个特别的天体,它的名字叫做地球,他是孕育初代生命神圣之地,是承载生命的摇篮,也是科技文明开拓星海的起点。
只不过,由于时间的不对等,地球还处于最初始的状态,处于数万年以前古老模样,没有星际舰队,没有深空航母,没有基建改造天体,没有太空船,太空艇,只有极为少数侦测用途的航天站,并且只看一眼,就知道用的低级技术冶炼的低级合金……
未开拓的原始地球,并没有星球级别的武器,也没有钢铁合金那种看起来很危险的高级舰艇,它很平静……就像一个广阔的草原,鸟语花香,充满自然给予生命的启迪,的确,地球上,初代文明带着一股明显的让人怀念和安详的气息。
此时此刻,是旧工业时代的尾声,人们才刚刚挖掘出“数据”“智能”“微型核聚变”“航空航天”“网络”等……项目的价值,他们并不知道具体如何使用……仅仅是把一切新兴事物,作为运转资本市场的工具,而没有升级主体文明和社会体制。准确来说,根据历史记载,他们距离最近的一场“科技爆炸”的“行星革命”还有数个世纪,行星革命的转折点是“地球资源枯竭”,而酿成“地球资源枯竭”的是“人工智能”,而“人工智能”的导火索是“计算机科学的崛起”。
也就是说,在接下来的数百年间,人类要经历巨大的时代变迁,并且在短短时间重复如下大的阶段,“计算机科学崛起”“人工智能”“资源枯竭”“行星革命”……
人类在历史中得到总结,每当文明升级,科技革命的周期就会大幅度缩短,从猿猴到人需要十数万年,原始文明到氏族文明数万年,氏族文明到奴隶文明需要万年,从奴隶社会到封建文明历经数千年,从封建到现代化工业文明千余年。文明升级,导致社会体系巨大变化,往往会诞生一个新的时代。由此可见,而当现代化文明结束,人类进化的速度会大幅度提高,越来越快,以至于达到难以想象的速度。他们甚至会把数据和人脑结合,无需思考,就可以一瞬间记住此刻地球上的全部知识。而届时万年之后,强大的人类不再渺小,成为极度恐怖的存在。他们会迈入第一宇宙文明,操作星际母舰进军风暴银河,甚至前往之外的宇宙深空,继续开拓探索人类所知世界……
毕竟,探索!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
咳咳,万年,暂时有点小遥远了。至少我们得把这个梦幻的小故事讲完……
我们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工业时代最发达的现代化城市,世界的焦点,璀璨的东方明珠,无数人心驰神往的城市。
尽管被冠以如此多的美誉,魔都却并不是人想象的那般美好。
毕竟,这是个无比落后的时代,在这个生而为奴的旧工业时代,这里没有科技革命的洗礼,没有文明之光的升华,所以机器的代替品自然是人类,机械工厂的代替品是手工作坊,而数据连接一切终端也都是人类,没有智能算力机器的辅助。这样的局面下,人类很辛苦,哪怕他们夜以继日劳作,也无法负担沉重的时代,尤其在恶性资本的掌控中,世界充满未知灰暗。所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一部分人的人命并不比机器贵重多少。
大多数人为了活着,舍身于世界的老旧工厂,代替机器不停劳作,他们沦为时代的祭品,也是资本框架的牺牲品。
在另一方面,物质的充裕,带来生物本能欲望的膨胀,而无边际的欲望,促使整个星球的产力滥用,极端的分配不均,大量高级资源荒废在金字塔顶端那批掌权者的手中。
在落后文明体制下,所谓自由,人权,平等……这些不管怎么努力倡导,最终也只是无稽之谈。
而最对底层民众,大部分没有社会资源的人们而言,活着,本是最大的奢侈,需要拿自由来换的,另外一份糟糕的生命,廉价的生命,虚无的生命。但是为了家庭,为了身边的亲人,他又不得不如此做。
而当少数的幸运儿终其一生,不择手段得到了梦寐以求的财富,却发现自己的生命时日无多,反过来用财富购买时间。
世人皆然。蝇蝇苟苟,庸庸碌碌,人类的可悲然之。
万般既已如此,这一切,要么枯萎,要么变革。
对于人类,想要得到美好的未来,唯有知识创新和科技发展,缩短苦难周期,仅此一路……
这个世界,对某人来说,这是一场漫长,冰冷,而空乏无味的噩梦,是一场噩梦,但也不仅仅是一场噩梦。他堕入噩梦的深渊,在一个没有希望和未来的世界,品尝苦索与悲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