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村支书这么做,大家也感谢,但同时又在心中对他加了要求。
村支书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长大了。”
村支书跟陆星宇坐在树下聊天,树上的知了一声接着一声。
这个时节是知了最多的时候,特别是天刚黑的那段时间,一只只知了从土里钻了出来。
晚上坐在院子里喝个茶,都总有知了爬到腿上来。
村支书往树上瞧了瞧,说道:“晚上带客人上山摸知了怎么样?”
“挺新鲜的,他们之前应该没有尝试过。”陆星宇说道。
早早吃过晚饭,方叔带着一帮人拿着手电筒上山,路过山脚,他喊道:“小宇,山上摸知了,去不去?”
陆星宇摇了摇头,跟他们说了几句。
“不要着急,我们慢慢走,带了小孩的把孩子看好。”方叔放慢了脚步,一边走一边叮嘱道。
手电筒的光照亮了一条道路,晚上走山路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周围的树木影子隐隐绰绰的,脚步声悉悉索索。
跟着凑热闹的小石子、雁儿几人完全适应山上的夜路,说说笑笑跟紧了方叔的脚步。
游客带来的小孩最小的也读三年级了,方叔看了队伍一眼,继续往前走去。
方叔带着大家来到一个树木多又比较平坦的地方,掏出口袋里的胶带。
小石子和雁儿已经拿着塑料袋跑到四周的树上去摸爬得低的知了了。
方叔撕开胶带,在树上一米多高的地方缠上一圈,把胶带递给他们,并且解释道:“知了从地底下钻出来,往树上爬,圈上胶带它们就上不去,一会儿我们就只管过来捡。”
“为什么上不去?”一个听得认真的小孩子向妈妈问道。
“胶带是滑的,知了爬上去会滑下来。”孩子妈解释道,让孩子帮忙举着手电筒,她拿着胶带到附近的树上圈着去。
绑了一阵,一个游客回到最开始圈着胶带的树上,惊呼了一声,喊道:“哇,好多知了啊。”
他伸手把在胶带附近爬来爬去的知了捏了起来,放进塑料袋里。
“这里也好多。”另外一个人喊道,动作利索捡起了知了。
一个多小时,大家都收获颇丰,方叔看了看,说道:“差不多了,我们回去吧。”
“好,走,下山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