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账是以老太太的名义立的,礼节往来,收租什么的等等,大致是一个进的多,出的少的帐,因为之前,一般情况下,家族层面上的来往,都是石氏出钱,这也是石氏收揽人心的一种方式吧,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用钱解决。
林家四兄弟家产都不错,表面上看,老四最潇洒,实际上老四最穷。老二家的家底其实不差起林瑶家,孙氏跟着石氏学样,也买了不少林子,在娘家投钱办了个缫丝的小作坊,虽说小,栖霞一半的丝都是她加工的。孙氏的脾气像她的父亲,孙老财主,就是扣门,当然不是吃穿用度上,是能算计,那个缫丝场被她算计得她一个人拿六成,娘家兄弟三个加上她父亲才拿四成。
老大家不用说了,族中让他们做什么就做什么,从不逾矩,也积攒下不少财富。
老太太平时就住在老二家,老二家的屋子是新起的,老大住的才是正宗老宅子。老二媳妇还没成亲时就要求把老太太接来,也是有私心,想着挟天子以令诸侯。结果婚后,石氏就把公账交给她了,也令她烦恼了好大一阵子,当然只是为自己的失算烦恼,毕竟不用要挟老太太也可以管家了,有点失落感。
后来,她也从公账里得了不少好处,当然不是贪污,是得了拆解的便利,那个缫丝作坊就是从公账里拆借的钱,最后实在不好意思,她从作坊的利润中拿出五厘入了公账。
老四林瑾的我乐草堂也是从公账中调拨的钱,一开始说是拆借,可惜老四没钱可还,那点地租仅仅够吃喝,又不能用崔珊的嫁妆钱,最后孙氏跟各家商量了一下,就算公账给老四出了,条件是家里孩子上学不交束脩。当然以后也成了定例,就是学堂的开支都由公账支出,当然林瑶平时也会支援许多,毕竟学堂的应酬才是林家最大头的应酬。
老四态度也是无所谓,反正我没钱,要我还可以,等着,不要我还,也不感谢你们。反正,有多大的本事,做多大的事。
石氏去世后,孙氏顺利即位,俨然就是一家之主了,家中大事小事都过她的手,当然也是繁琐得要命。不过她本来就是一家之主,家族中的小孩子们最怕的就是孙氏,不过也多亏有她,林家才能如此井井有条,至少在林荃的眼中是这样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