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七章 青海巡狩(2/2)  天方长安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吐谷浑成为我唐朝的藩国。但也正是那时,居于青海之南的吐蕃逐渐崛起,国力强盛,开始觊觎吐谷浑之地。在对唐友好的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死后,吐蕃便挑起数次战役侵食吐谷浑国土,并不惜与我朝开战。高宗皇帝时自大非川一役我十万军败于吐蕃后,吐谷浑全境便失陷于吐蕃。直至圣人开元年间,我朝经过几次会战,打败了吐蕃人,夺回了西海以北、以东的部分土地,但西海以西、以南的青海大部分土地仍然在吐蕃人手中。”

玄宗聚精会神地听完,又问:“卿说的大非川之役,就是由前朝名将薛仁贵统兵的那次大战?他一生战功赫赫,作战鲜有败绩,唯有那一场惨败于吐蕃,令人唏嘘。”

“正是。”王忠嗣回答。

“大非川离此地多远?”

“大非川位于西海之南,从此地去那,翻越赤岭后可到,估计要两日路程。”

李林甫一直观察着玄宗的神态,听得他如此问话,基本上猜到了这位皇帝的意图,于是张口说:“当年薛仁贵将军率十万儿郎出征大非川,吐蕃举全国之兵二十万相抗,唐军因将帅不和而惨败。多少大唐勇士的忠骨埋在那里。如今我大唐国运昌盛,圣驾既然已经来到此处,理应去不远的大非川祭奠将士们的忠魂亡灵。”

裴耀卿听罢吓了一跳,急忙劝阻说:“李大人,使不得!大非川已非我大唐控制地界,虽然那里并无敌兵驻守,但吐蕃大赞普亲率十万大军已经驻屯在离大非川不远的乌海,如果圣驾去到大非川,吐蕃人一旦来犯,圣人的安全如何护卫?”

李林甫笑道:“裴大人,吐蕃虽有十万军队虎视眈眈,然而我军左有陇右军三万、右有河西军三万,加上这里的八万禁军,共有十四万之众,圣人的身边又有王忠嗣大将军坐镇,陈玄礼大统领,皇甫惟明、牛仙客两位节度使及崔希逸、阿史那献、董延光将军……对了,还有恒王殿下,他们都是能征惯战的良将,难道还怕了吐蕃人不成?”

中书侍郎严挺之耐不住性子,对李林甫说:“李大人,话虽然这样说,但终究是陷天子于危险之地,不可臣下之所为也。”

户部郎中颜真卿也奏说:“圣人,大非川乃是非争议之地,即使要祭拜将士,也不宜圣人御驾亲往。”

玄宗听着群臣辩论,看着王忠嗣和陈玄礼两位将军。

陈玄礼见玄宗望着自己,连忙说:“微臣依从圣人旨意。”

王忠嗣看着玄宗,想了一会说道:“大非川的确为险地,臣不建议圣人亲往,但如圣人圣意已决,臣愿保圣人平安前往。此行乃是祭奠将士亡灵,并非与吐蕃人开战,但吐蕃军如来犯的话,臣将力敌不惧。”

首相张九龄远在长安,两位手握军权的股肱大将表态支持,玄宗心里有底了。神情激昂地对群臣说: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朕爱民如子,爱兵如儿。如今既已来到青海,怎能不去祭奠为国捐躯将士亡灵?诸位爱卿不必再议,朕意已决,明日启程去大非川。护国大将军王忠嗣总领三路大军防范吐蕃。”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