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甫眼睛一转,顺势说:“圣人,此事最宜监察御史前去,不如就派监察御史王维出塞宣慰如何?然后就顺道命他在河西凉州呆一段时间,察访西域军情。”
高力士在旁听了,暗叹李林甫手段厉害,王维一介书生不谙官场之道,几次在朝堂上犯颜顶撞李林甫,李林甫表面没当回事,没想到心里还是记恨下来,这次逮着个机会报复王维。
玄宗没想那么多,点头同意。
张九龄和李林甫应允一声随即告退。
真珠河,发源于唐朝境内大山,从唐境内向西北流经拔汗那国,出了拔汗那国则称为药杀水,药杀水继续向西北绵延千里最后汇入雷翥海*。真珠河横穿拔汗那国,将拔国分为东西两部分,都城渴塞城在河东,另一重镇呼闷城在河西。拔国反王阿了达就是在呼闷城起兵反叛,在大食和吐蕃的支持下渡河攻取都城渴塞,后由大食军继续在此留守。再后来拔国叛军与吐蕃军在渴塞城被唐军击败后,阿了达与吐蕃王子郞支都等先后又逃回这里。
唐拔联军先锋乃是阿悉烂王的儿子阙陆,领八千拔国士兵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率先渡过真珠河,高仙芝率第二路唐军紧随其后,沿途各城的叛军先前见反王阿了达兵败逃回,又见乘胜追来的唐拔联军势大,早已兵无斗志。有的先行逃窜、有的一战即溃、有的干脆开门投降。阙陆与高仙芝率领的前军就这样势如破竹,连克河西数座城池,不多日就攻到呼闷城附近。两将奉命不再向前攻击,离城三十里安营扎寨,等候李瑱主力到来。
呼闷城内,前不久兵败后逃回的阿了达、郞支都等人正与留守城内的大食军主将萨乌德、副将阿布什聊起与唐军在渴塞城的大战,阿了达神情沮丧地叙说唐军如何神勇,主帅李瑱如何善于用兵等等。
头裹白头巾、身穿白长袍、满脸络腮胡子的萨乌德听着阿了达的话,一脸不屑的表情。
他是大食赫赫有名的战将,曾跟随大食先王剿灭波斯、击败拂菻,如今转战东方,在大食东部主宰、呼罗珊总督朱奈德的麾下开疆拓土,威震西域,剑指大唐。此次借扶持阿了达之名应邀出兵,本就打算乘机在拔汗那站稳脚跟,然后再寻找机会东进,与东方霸主大唐决一雌雄。因此还没等阿了达说完,便粗暴地打断道:
“唐军有何了不起?我大食神军自海西兴兵,所到之处无不望风披靡,开地万里到了这里,别说拔汗那,就连大唐的国土迟早也会在我们天启神的光辉照耀下。”
坐在一旁的大食副将阿布什长相打扮与萨乌德几乎一样,也是典型的大食人模样,只是个子稍微矮点。阿布什看着郞支都和铁刃悉诺罗略带讥讽地笑道:“都说吐蕃勇士生长在高原,天性勇敢善战,怎么遇到唐军才不到一个月光景,就把拔汗那东部的国土丢了个干净?”
郞支都脸红耳赤,羞怒难当。
铁刃悉诺罗见状,不慌不忙说道:“吐蕃武士勇猛冠绝西域,此次与唐军作战只不过是中了唐军统帅李瑱的奸计。不过,胜败乃是兵家常事,我军偶尔小战失利而已。如今唐军主力已将兵临城下,在三十里外安营扎寨,该是你们大食展示武力的时候了。”
萨乌德哈哈大笑,声若洪雷:“我正想见识一下唐军有什么本事,来日就请吐蕃王子为大食军压阵,看我大食弯刀如何将唐军劈于马下。”
这时,大食探马来报:“唐军在城外挑战。”
萨乌德一跃起身,对众人道:“各位,咱们这就出城迎战!”
呼闷城外,数万唐拔联军主力已经抵达,会合先期到达的阙陆、高仙芝的先头部队后直接兵临城下,排好阵势严阵以待。
过了一阵,就见呼闷城门大开,涌出两列大食骑兵,高举战旗,随后大队人马鱼贯而出。令对面唐军诧异的是这些骑兵的战马健硕高大,个头普遍比唐军的战马要高,而马上的兵士大都是裹着白色的头巾,穿着紧身的护甲。一手执着弯刀,一手拿着盾牌,有的则是手执长矛。
唐军将士绝大多数从未与大食军交手,都是第一次见到这样装束的军队。
李瑱回头对封常清说道:“这大食军都是这般白衣装束?”封常清答道:“大食人爱穿白色衣袍,其王与文武群臣也是如此,因此我国人也称他们国为‘白衣大食’。”
只见对方阵中宝纛大旗之下,并排走出数骑,为首三人,正是大食军主将萨乌德、吐蕃王子郎支都、拔国反王阿了达,左手边是吐蕃大将铁刃悉诺罗、赤力赞,右手边是大食副将阿布什、拔将屈力干。萨乌德身后还有几员大食偏将并排而立。
萨乌德等人站定后,仔细打量对面唐军,只见阵容齐整,军威雄壮,中央宝纛大旗之下征西大都督李瑱头戴紫金烈焰凤翅盔,身披黄金锁子明光甲,胯下玉麒麟。身后征西副大都督、兵部侍郎裴宽、监军太监刘希暹、大将高仙芝、程千里、王滔、独孤峻、郭子仪、仆固怀恩、参军段秀实、封常清一字排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