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也纷纷叫好:
“武状元神箭!”
却听李瑱大声赞道:“武状元好箭法,只怕众人都没看清楚,这是一箭双雁。”
郭子仪有些惊异地看着李瑱,心想这位皇子眼力好厉害,众人将信将疑。一会只见侍从来报:
“禀报殿下、张宰相、各位大人,刚才我们从江上打捞起被武状元射下的大雁,竟是一箭穿两雁,武状元神射着实了得!”
众人吃了一惊,再次鼓掌齐声称赞李瑱皇子好眼力、郭子仪箭法如神。
李瑱举起酒杯道:“今天能与文、武状元同桌,得见真才,实为有幸。愿二位早日能身居要职,报效朝廷。”
裴耀卿呵呵笑道:“这里坐着四位状元呢,左宰相张大人和监察御史王大人均为前科状元。”
颜真卿和郭子仪不约而同拱手说:“两位大人是我等仿效之楷模。”
众人饮酒聊天又过了一阵,外面走进来一位太监,手持拂尘。正是玄宗皇帝身边的掌案太监边令诚,边令诚走到李瑱和张九龄身边躬身说:“启禀殿下、宰相大人,圣驾再过一个时辰就要来了,奴才奉大内总管高将军之命来打前站,一会紫云楼该清场封楼了。”
张九龄对李瑱说:“时候不早了,曲江赐宴也该结束了,请殿下与我等移步楼下偏殿歇息片刻,待会儿一同候驾。”
李瑱点点头,张九龄站起身对众进士朗声说:“今日欢宴到此,诸位进士可以象前科进士那样出芙蓉园,去慈恩寺雁塔题名,然后到乐游原登高了。之后你们就等待吏部颁发的任状吧,望各位朝乾夕惕,忠心为国。”
众进士拜谢天恩,李瑱待张九龄说罢,站起身缓步往外走,众人也纷纷随同离开。李瑱走过郭子仪时对他微笑说:“郭状元,你我似有缘分,随我到偏殿再叙叙。”郭子仪一愣,旋即点头尾随李瑱。
边令诚说:“请殿下先歇着,奴才去月阁鞠场再看看那些奴才收拾得咋样了,圣人和大臣们就要看球呢。”
大约酉时功夫,只听芙蓉园紫云楼前鼓乐齐鸣,玄宗皇帝在皇亲国戚、文武百官、外邦使臣等人的簇拥下从夹城来到紫云楼前。二十七皇子李瑱、左宰相张九龄等先前参加曲江宴的大臣们早已列队恭迎。
今天玄宗看上去红光满面,心情很不错,缕着胡须眯缝着眼睛着问了李瑱、张九龄关于曲江宴的情况,赞许了两人,然后就径直大步走进紫云楼。
尾随在玄宗身后的太子李瑛走过李瑱身边,略带醋意地说:“二十七弟刚回长安就获父皇圣宠有加,不简单啊!”
走在太子后面的有皇长子郯王李琮、三皇子忠王李亨、四皇子棣王李琰、五皇子鄂王李瑶、六皇子荣王李琬、八皇子光王李琚、十六皇子永王李璘和十八皇子寿王李瑁等十几位玄宗的儿子,有的没有理会太子的说话直接不停地往前走,有几个则停下脚步围在太子和李瑱周围。
其中十六皇子永王李璘眨了眨小眼睛,接着太子的话说:“是啊,二十多年来,父皇只让太子兄、忠王兄和寿王弟代表他老人家出席曲江赐宴,二十七弟甫到长安,年纪又轻,能得父皇如此宠信,实在令我等众兄弟羡慕。”
旁边三皇子忠王李亨轻轻瞪了永王一眼,永王当即闭口不言。李亨又微笑地对李瑱说:“二十七弟辛苦了!”
李瑱拱手致谢,太子李瑛不再说话,扭头继续往前走,鄂王李瑶和光王李琚紧步跟随。忠王李亨回了一个礼后也继续往前走,永王跟在后面。
只有走在最后的荣王李琬,亲热地搂着李瑱的肩膀,低声说:“不要理会他们。”说着,边和李瑱并肩走向紫云楼。
两人正走着,忽然李瑱感觉有人在背后轻轻拍了一下自己,回头一看,一位年轻貌美的少女,穿着一身红衣,微笑地站在自己身后,看面容却是似曾相识,但一时想不起来是谁。
只听那少女咯咯笑着说:“二十七郎,不记得我了?‘天南地北走西域,家是东土’。”
李瑱一惊,‘二十七郎’这名字长安城内没几个人知道,又听那少女念出自己在曲阜时对的楹联,仔细打量这这红衣少女,恍然想起来了:
“哦,你莫不是在曲阜楹联牌坊的那位红衣姑娘?”
“正是小女子!”
这少女正是李怡慧,随父亲李林甫参加曲江盛会。每年的曲江盛会,按惯例皇室成员以及朝廷重臣的家眷都可以一起参加。李怡慧见李瑱想起了自己,十分开心,大大方方唱了个万福,然后自我介绍:“小女子姓李名怡慧,是吏部尚书之女,在曲阜得见二十七皇子天纵文采,好生钦佩。”
李瑱一听原来是吏部尚书李林甫之女,大家名门闺秀,于是冲她礼貌地行了个礼:“没想到姑娘是李大人千金,当日因有要事在身,仓促离开,失礼之处还望海涵。”
一旁的李琬看着李怡慧赞道:“久闻李大人有一位千金,不仅美貌艳丽而且才华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