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之一。此外,伦敦作为全球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市场和欧洲最大的股票市场,其金融实力和广泛的国际影响力使其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中紧随纽约之后,位居第二。
嗯,第二。
英国佬自然很抗拒这个。
但没办法这是事实。
世界上没几个人会关心第二。
所以伦敦爆炸,这件事真的真的没什么关注度。
开玩笑,现在世界上每天都发生多少大事,伦敦?谁特么在乎?
别说,现在带嘤在世界上的重要性都只是那回事。
要知道,当初美国还是世界第一的时候,带嘤作为美国对欧洲的重要抓手,它的地位当然很重要。
在‘大灾变’没有来临之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不是英国,那么美国都不可能掌控欧洲。因为无论是德国,还是法国,都是欧洲大陆强国,都不希望其他大国染指欧洲。所以只要德国法国,联合欧洲小国,那么美国不可能掌控欧洲,获得世界霸权。而正是因为二战后,英国的主动投诚,使得英国成为美国掌控欧洲的关键。因为有了英国的支持,美国顺利掌控欧洲小国。按照英国大陆均势的思维和搅屎棍的传统,其不断联合德国对付法国,在欧洲内部制造矛盾和问题,使得欧洲相互争斗,正好让美国顺利进入欧洲,掌控欧洲。所以英国那是美国霸权的基石,是美国掌控欧洲的基础。对美国那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大英帝国主导的英联邦国家,更是美国霸权的大众支持者,这一点更是重要。这也是为何美国对英国那么信任和支持,对英国那么依赖的原因了。
可问题是大灾变过后,美国全面收缩……英国佬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只能说……英国佬造孽太多了,全世界就没一个国家和英国没仇的。很多人将英国称之为“欧洲搅屎棍”,事实上这是非常不准确的,因为作为曾经的世界性帝国,英国的“搅屎”范围从来不只局限于欧洲,那是名副其实的“国际搅屎棍”。除了数千年来看不得欧洲统一的小人心态,英国在五洲四海也埋下了一颗颗地雷,这种“分化瓦解”的套路玩得风生水起,直让这些国家和地区有无数MMP在回响。比如印巴分治问题带来的印巴对抗,麦克马洪线问题带来的中印争端,普什图尼斯坦问题带来的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势同水火,科威特独立带来的伊拉克不满,以色列建国带来的中东混乱等。
对于英国而言,“搅屎”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外交策略了,而是一种态度,一种生活,一种一天不搅就浑身难受的习惯。很多人就奇了怪了,难道这就是很多人顶礼膜拜的英国“贵族精神”吗?为什么这些个“贵族”会有比苍蝇还狂热的特殊癖好呢?
其实这也是有原因的。
岛国的自然环境,虽然历史上并未给英国带来绝对安全,比如英国在历史上分别被罗马军团、日耳曼人、丹麦人以及法国人入侵,但自现代英国开始形成后,岛国环境帮助英国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欧洲浩劫。比如历史上极盛一时的拿破仑帝国和纳粹德国,就是因为始终无法跨越浅浅的英吉利海峡而最终不得不放弃征服英国的梦想。但岛国在限制了欧洲大陆征服者的同时,也限制了英国在欧洲大陆扩张的脚步,同时岛国的紧凑面积也为英国国力的膨胀设置了难以突破的天花板,纵然英国在1801年合并了爱尔兰也无济于事。这对于英国而言是名副其实的灾难,虽然英国在全球占据了面积高达330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阔殖民地,但除了直布罗陀等据点,剩下的广阔殖民地几乎再难为英国主宰欧洲提供有力支持。所以此时的英国,虽然依靠广阔的殖民地登上了超级大国之位,但却始终无法“征服”欧洲大陆,成为欧洲大陆的真正主宰。面对同样强悍的殖民帝国法兰西、后来居上且雄心勃勃的德意志,自己垂垂老矣但死而不僵的俄罗斯,作为海洋大国的英国在欧洲大陆感受到了深深的无奈。所以为了英伦三岛的安全,英国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平衡各国,严格遵循“谁强谁挨揍”的原则,用“离岸平衡手”维持欧洲大陆均势,让欧洲大陆各国陷入“螃蟹理论”无法自拔,英国自然转危为安。
但一战还是不可避免地玩脱了,因为空前的伤亡,英国几乎打光了日不落帝国的所有资产,包括国内精英、债权国地位以及赖以生存的殖民地。而一战的元气大伤又让英国在二战前走上了“绥靖政策”的弯路,再度让英国输得一塌糊涂,除了战胜国地位,英国几乎在二战中一夜回到解放前,彻底从日不落帝国沦为二流强国。
而很不幸的是,习惯了“老子当年”的英国,虽然接受了英国彻底被打回原形的现实,却无法改变其“搅屎棍”的本性。当然,英国的“本性难移”,除了难以接受英法成为欧盟主导者的局面,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二战后的英国开始借助美国的力量狐假虎威,而美国出于完全控制欧洲的需要,也需要英国的上蹿下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