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你们这一走老汉怕是没机会再见到你们了。”老黄头拄着拐棍,送刘杰一行人上路。
“小夫子不用这么看我,被自己家小兔崽子造反,其实吧也不算大事,他们自以为做的对,做的可以比我们这群老家伙做的好,我才不会在意他们是不是造反,既然大家肯认可他们,自然是我们这个老家伙做的不好,服不了众,除了灰溜溜的丢些面子其他的还真是没啥。”
“而且老夫活了七八十岁,这脸皮倒也厚。”
刘杰停下行了一礼,老黄头也停住了脚步,“去吧后生,多走走看看,不管是不是有钱的没钱的,我们这群老人死了,家业都是早晚交到你们手上的。”
告别了夏阳村,刘杰一行人重新踏上去往和州城的道路。大水泡过的地面软烂,高温,烈日下,上边结了一层硬壳。
人烟稀少,望着四野,天与地在远方交汇,整个人的思绪都飞到了天边。
行了一路,能看到成群结队的难民开始游逛在淮河平原上,跟刘杰他们往不同的方向去,前往县城里或者大点的地方,看能不能讨些吃的活命。
洪水过后,遗留下的一些小湖小泊,刘杰经常能看到一群人挖开一角,放水捞鱼。这次洪灾虽说毁灭了村民的栖居地,但是还算仁慈的留下了一些大自然的馈赠,淤泥会让土地变得肥沃,明年天气允许就会是个大丰年,洪水带来的鱼虾,也给难民们带来了一线生机,搜山,捕鱼,让难民勉强果腹,向着自己的目的地前进。
刘杰他们在路过一些大的镇时,可以看到一些粥棚,刘杰也上去要过一碗,白粥,配一小块饼子,粥立筷不倒,饼子有些硌牙但是确有一股新鲜麦香,不是陈年杂粮做出来的。
粥棚上写着一个大大的陈字,刘杰心想哪位陈姓大户做的善举吧。
刘杰他们看到一个废弃的小村落,三个人决定在此过夜。随意挑了一家院子还算完好的,憨牛找来些柴,点了一堆火,刘杰借着火光,用一根炭笔,在本子上写着日记,这是他在前世就养成的习惯。倚天屠龙记也没有落下。开始加入自己的所见所闻,让整本书的情节开始往更深的方向发展,不再是只局限江湖层面的浓墨重彩。
几句说话声。一阵脚步,停在院门口。“打扰各位休息,不知道我们能不能借住一下。”
“让他们进来吧。”刘杰说道,憨牛点头,把顶在院门上的木头撤去,打开门,借着火光,刘杰看到几个中年人,后边是几个孩子和妇女。还有一个老人。
进来几个中年人,后边是几个老人孩子。
憨牛让开路,几个人走进院门。
领头的汉子进来一楞,院中的景象自是与他想象中不同,院中生了堆火,一个年轻人穿着短衫,隔着火笑眯眯的看着自己,然后低下头不知道写什么,一位年纪大些的男子倚着个箱子,在借着火光看书。
与他见过的逃难的人的营地差别很大,往往是一堆火边上横七竖八的躺了一堆人,会有此起彼伏的哼哼声,不远处就是大小解的地方,各种味道飘散在空中。
“憨牛,把书箱挪挪,给他们块地。”领头汉子看到那个年轻人头也不抬的说,被叫憨牛的人应了一声,关好门,挪开书箱,就坐回了自己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