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又被这家的姑娘们抱了个够。曾册没有再唱新哥,并非他记不得,而是让草原上的人尽可能多的听他的原版,尽可能广泛的传播出去。以后逍遥男的大名将随着这些歌曲在草原上唱成传奇。
曾册他们还要赶往迭剌部,也哲他们派了熟悉的人护送前往。曾册凭借他的草原歌曲加上豪放的酒量再一次成功的发动了牧民群众。他们一行所到之处,都会响起《天堂》、《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和《鸿雁》的歌声,跟着就会喊起“我们要活下去,我们要粮食!”的吼声。要说起来,迭剌部的王爷比撒合强得多,他根本没等到牧民逼宫,就主动去北院大王耶律敌鲁处诉苦。听说他还主动找了几个受灾严重的部落头领一起联名给皇上上书,逼迫朝廷放马换粮。
曾册他们这一圈走下来,把马队带的全部礼品都留给了各部的家头。家头们也没让他们空手而回,纷纷把家族里收藏的皮货、宝石送给曾册做交换。曾册开始还想推辞,后来通译说草原人的礼物切莫推辞,他们既然恳拿出来就不绝不会再收回,而且他们把拒绝礼物视为遭受侮辱。曾册只好高高兴兴的收下了。
在曾册他们巡游草原之际,辽国的朝廷上下已经吵翻了天。一派是以永兴王耶律贤、南院大王耶律斜轸、北枢密使耶律屋质等人为首的人纷纷上书,甚至闯进宫帐与皇上和太平王分说,强烈要求禁止用马换粮。耶律斜轸说用马换粮无异于是饮鸩止渴,早晚会让宋国强大起来北犯辽国。当下之急就是动用一切力量从幽云地区征调粮食送往灾区。他们这一派被称为禁马派。再有一派是以耶律敌鲁为首的要求朝廷必须马上放马匹到宋国换粮,刻不容缓,否则北边灾区的部落将损失惨重,几十年都无法恢复。一旦北边部落力量被消耗,将直接导致北边室韦部的崛起。到那时辽国将面临大宋和北边室韦部的两面夹击,情况更加危急。他们这一派被称为放马派。
其实辽国此时还有第三派,那就是幽云地区的汉人,他们主张放马,但同时要求加强南方军力。实际上他们更偏向放马派。主要原因是如果禁马派占了上风,那么幽云地区就会加大征粮力度。像韩家、高家、马家等这些汉人官绅都是幽云地区的大地主,禁马派会直接损害他们的利益。同时还由于他们的汉人身份,他们大都保持缄默。除了高勋不得不上书要求放马,像韩家的人、马家的人都闭嘴不言。
就在天顺帝和太平王他们犹豫不决时,北边的部落已经被曾册煽动起来了。以也哲家族为首,乙室部的牧民与迭剌部的牧民迅速串联集结,他们很快汇集成十几万的人流,驱赶着瘦弱的牲口由北向南迁徙。那些面黄肌瘦的女人孩子随着部族缓慢前行,他们每天晚上都要在陌生的地方宿营。朝廷派来的少量人马试图劝阻他们返回,阻止他们南下。但是求生的本能让南下的牧民们突破了一道道的防线。
也哲自从在乙室部王帐外成功演讲后,这家伙就像开了外挂一般,忽然间就开窍了,他像是个职业演讲家一般,所有阻拦在他面前的官员士卒,只要给他五分钟的时间,他就能用唾沫给人洗一遍脸,同时完成洗脑程序。那些官员被他说得哑口无言,士卒被他说得痛哭流涕,丢下武器站到了人民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