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 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  十方英雄传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得空无一人,只有城头的夜风呼呼摇曳着昏暗的灯笼。

“城上的兄弟,我们去外城,行个方便吧。”陈商仰头望着城上着急地请求着。

城上迟迟疑疑地露出个脑袋来,语气却是不容置疑地拒绝道:“回去吧!晡时关城门这是雷打不动的法令,天王老子来了也不能坏了规矩。明天再出城吧,不要为难我嘛。”怎么说都不行,城下就连三条白犬也跟随起劲地吠着,“咦,原来是娘们呀,睡不着觉瞎折腾吗?一会儿出两会儿进的,娘们把这儿当成自己家的大门口啦。”兵士认出了那三条狗,在城楼上说着风凉话。

“住口,楼上的兵士听清啦,这里是东都留守李德裕,我们正在缉拿逃犯,赶快把城门打开,否则贻误时机将军法论处。”

那城上的小校伸长了脖子,从女儿墙上张望着,“是留守府的小爷吗?”

“是我,刘邺。”小男孩尖声回答着。

那小校向着墙里不知与谁嘀咕道:“听这动静是留守府的小爷。”

另个声音回应着,“不是他,会是谁?奏是他。一天来丽景门八趟,拿个破弹弓打小虫儿,咱们赶快下去给留守开城门吧。”几个守城的兵士跌跌撞撞地从马道上跑下来,麻利地将城门打开了,他们又是鞠躬又是赔罪。

李德裕并没有和他们计较,只是询问看到有形迹可疑的人出城了吗?“没有,绝对没有!我这丽景门若是放过一个逃犯,留守拿我的脑袋当蹴鞠踢。”小校拍着胸脯,打着保票。

从京城来的几位却向他投去极不信任的目光,“刚才出城的是什么人?”孟捕头想起不多时城门关上的一幕,严肃地问着兵士。

兵士支支吾吾地回复他,“是,是河南尹衙门的韩判司,还有他父亲,他伯父,还有两位官人带着衙役出去啦。”他如此说都不是外人,并无可疑之处,只是不知道有什么事大半夜出城,走得如此匆忙?大家没有再说什么,一窝蜂地出了皇城。

“咦,那木娘!韩判司不是不让说吗?你怎么什么都说呢?”那个小校怒视道。

“官差一问我就心虚了,脑袋里一片空白,判司去哪儿我可没说呀。”兵士表白着他的无辜。

“咦,你还有功了!那是人家没问。”小校狠狠地踢了属下一脚。

暂且放下城门处的相互埋怨,只说李留守一行人跟着三虎继续前行,左拐右拐,过了天津桥,前面是一条繁华的大街。街道两旁是林林总总的铺子,包罗万象,五花八门,此时夜深人静,只有各家门前的幌子招牌在随性地摇晃着。

白狗停下了,冲着前面的一家质库狂吠起来,那铺子大门两侧悬挂着巨大的络钱,门前正停着两驾马车,车下两个车夫在低声嬉笑交谈着。

“就是这儿啦!”小胖子刘头第一个冲上去,一脚一个把铺子前的两个车夫给踹翻了。

“那木娘,抓来?”一个年轻的车夫愤怒了。

另一个年老的看似被突然一击给打懵了,只说了一个字,“谁?”

“我!”刘头理直气壮地答道。

老者诧异地环顾着众人,疑疑惑惑地问:“抓?”

刘头从背后抽出鬼头刀拍了拍车夫的头顶,“抓什么抓?老爷我就是来抓你们这些朝廷叛逆的,快说!你的同党呢?这屋子里有多少人?”大个子李头已经把年轻的车夫用绳子捆住了。

“好汉饶命,好汉饶命,我们是河南尹衙门的差役,是来给韩判司帮忙的,来取偷走的东西,不知道是好汉们的买卖,这事与我们赶车的无关。”

大个子捕快提着双钩威胁道:“帮凶!帮着取偷来的东西也是犯罪,我就不明白了,那些木牌牌还有什么用场?快说,里面有几个人?”

冷峻的付捕快用嘴吹开额前的一缕垂髻,撇了一眼大个子捕快冷冷地说,“不用问了,他们在门里看见我们了,都出来啦!”

这些人都穿着官衣,一看便知是衙门里的官差,带着家伙的挥舞吆喝着,赤手空拳的撸胳膊挽袖子咋咋忽忽,“刁民!还有帮手?打群架啊,目无王法啦。”

“来的还真不少,看官老爷怎么收拾你们!”

还没等他们冲到近前,冷峻捕快麻利地解去身后的布袋子,一副兵器左右手摆开架势。右手的环首刀并不稀罕,左手的物件却不多见,它上下有钩,中为后有把手的小型铁盾,似钩盾两件连为一体,盾用以推挡,钩用以钩束,防、钩、推随机应变,灵活转换。懂行的人知道这是古时的兵器钩镶。

他上前几步,用左手的钩镶将对方的刀枪钩住,同时右手环首刀挥向来者的面门,逼得衙役们弃刀撤枪,连连倒退。

“河南尹衙门的衙役们听清啦,这位是东都留守李德裕,我们正在缉拿逃犯,赶快把道儿闪开了,否则贻误时机依军法论处。”又是刘邺那奶声奶气的童音。

这二十几个当差的为之一愣,万分意外地问道:“是留守府的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