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三章 阴差阳错终归一,百年好合永相依。  十方英雄传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是在僧团的腐化与崩溃。要弘扬佛法,让真理之光永照着世间,则必先要巩固僧团,要巩固僧团,就必须过严肃的生活。”

那带孩子的老太太问道:“老师父,你隐于山林,感到寂寞吗?”

“善哉,女施主,贫僧以无上之心与天地接,饱山岚之气,沐日月之精,得烟霞之霭,以众生为眷属,以万物为法侣。修行无止境,岁童儿胜我者,我即问伊;百岁老翁不及我者,我即教他。一衣一钵、芒鞋拄杖。以平常心是道,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达此境界,寂寞何有?”

县丞打趣地猜测,“大师父,说实话,你现在最想要的一定是丰盛的斋饭喽!”

老和尚笑着摇摇头。

“大师要的准是干净整洁的僧衣。”县尉紧扇了几下扇子,像是料事如神,能未卜先知。

老和尚还是摇摇头。

县令似想到了,肤浅地拍手道:“你们都错了,大师是要美美地睡上一觉。好,我让人把城南的破庙子收拾出来,临时搭个窝棚,迎请大师住锡。”

老和尚的头摇得更猛了,“阿弥陀佛,这些都不是贫僧想要的。我也不会在此长住,别看我年纪大了,可我的志向是弘法天下。至于我眼下最想要的东西,善信、文远你们应当知道,而他们是猜不到的。”

从谂大师与两个徒弟心心相映,相视一笑,不言而喻。

“是喝茶去!”三个和尚惊异地瞪大眼睛,见一位少年站在人群中冲他们笑着。

“奇人,神啦!能看穿人的心里所想,小施主,这读心之术可否教一教贫僧。”老和尚艳羡地端详着义方。

“什么读心术啊!从谂大师,你不认得我啦?八年前在百丈山我们见过,我是泰山秦靖的徒弟庄义方啊。”

老和尚虽已年近八旬,却无老态龙钟,头脑混沌之状,经义方提醒顿时想起往事,“善哉,是秦施主的小徒弟呀,想起来了,没变,还有小时候的模样。”久别重逢,爷俩自是互述衷肠。

义方关切地询问大师今后的打算,从谂大师也没个头绪,到处都是破庙残寺,师兄弟们也是各奔东西,下一步准备向赵州去,随遇而安吧。

离别了从谂大师,义方加紧脚力,半天就回到了国公庄。

不出所料等着他的是怒气冲冲的师父,和一顿劈头盖脸的责怪。有师娘在中间打圆场,义方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只是低头不语,任凭训斥就是啦。

在庄里待了数日,按照与孟家的约定,秦靖带着义方南下,经旱路到楚州,再乘船沿运河直去嘉兴。一路上义方拿定主意,到了孟家说什么也要讲清楚,这门亲事不能成,千方百计要把婚事给退了。再就是找到盛家,说服师父上门提亲,誓与义妹盛山接为百年之好。

水路无事,既无山贼水寇劫掠,也无藩镇鏖战阻隔,长话短说,船家小心绕过嘉兴西门外的三塔,将船泊在城南春波门外的渡口边,爷俩离舟上岸。

望着浩浩荡荡、无边无际、波光粼粼的滮湖水面,义方触景生情,想起那年在船头与义妹行八拜之礼的往事,不由得幸福地笑出声来。

“义方!别傻笑了,进城吧。”师父在前面召唤着。

嘉兴小城座落于青山绿水之间,依河伴水,柔弱祥和,处处散发着江南灵气。城中十字大街人流不息,做买做卖生意兴隆。

秦靖并未来过嘉兴,也没拜访过山盛堂,辨不得方位,想找个本地人问问。抬头见街头开着一个大质库,高高竖立的朱红旗杆,严密结实的木制栅栏,还有一人多高柜台后高高在上的质库先生。

秦靖走近了还没等开口,先生面无表情地问道:“主客,侬做色拉?要典当什么呀?”

秦靖没有听懂,愣了一下,那先生不耐烦地又问,“有眼啥个事体啊?”

还是不懂,秦靖只好开门见山地直接来问,“掌柜的,请问山盛堂怎么走?”

那先生倒是听明白了,冷冷地回答,“侬从掰搭过去到哀面,穿过第二条弄堂就是啦。”

“什么是掰搭?什么又是哀面呢?”看到师父听得糊里糊涂的,义方探过头去问。

“侬夹心言话讲得来口伐?勿会。我去拿柯店主寻得来好啦。”质库先生起身向后面喊着质库店主。

应声出来的是个穿得随随便便,豁了颗牙的中年人,手里拄着根檀木手杖。

他从店门里踱出来,和善地打量着两个外乡人。“江北的?听不懂我们夹心话?”

秦靖作揖施礼,说明要去水麒麟的山盛堂。

店主眼睛一亮像是有所触动,“又一个打听孟家的。山盛堂很好找,过到对面向西去穿过第二条弄堂就看见了。”

师徒两个问明白后,再次施礼谢过。

师父大步流星地走过街去,义方故意放慢速度,偷偷地低声问:“你们这里有没有叫盛山的姑娘啊?”

“盛山,你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