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章 道可道是非常道,名可名乃非常名。  十方英雄传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献三清,怎么能不清楚道教的内涵呢?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之教化谓为道教。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无始亦无终,上古已存在,祂不为万物而生,万物却因它而丰盛,道给万物得以孕育,众生又从其所得,是以尊为其所教,是为道教。道教乃本土正宗,不同于外邦内传的异教,自东汉魏伯阳著书立说,服丹成仙以来,曹魏左慈真人偶得《九丹金液经》开创丹鼎派,传道葛玄,传火龙真人郑思远,再传葛洪,一路抱朴守一,恢宏道法。我后辈理当当仁不让,敬天法祖,寻仙访道,丹道修真,服药炼气,积德行善,建功立业,羽化登仙。”

“无上天尊,诚然。混沌生希夷,希夷生无极,无极生有极,有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道家以信仰为核心,丹道为途径,成仙为目的,上达天地和谐,国泰民安;下使家事和睦,长生久视。然赵道兄不知何故?只说出了一半。道家最根本之处不只在于道,更离不开德,应以道德教化天下为己任,尊道贵德,天人合一。要有知足感恩之心,万万不可利欲熏心,逆天而为,知止可以不殆,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孙道长纵身跃下,飘然站立于空场中,“贵派借天子之力排斥异教,强迫还俗,捣毁殿宇,熔化神像,焚毁经文,滥杀教众,已搞得世间怨声载道,鸡犬不宁。贫道以为此举未免是操之过急,与忠孝节义、仁爱诚信相悖。”

赵归真对他的一席话很是不以为然,信誓旦旦地表白,“慈悲,我扪心自问决无一丝私念,全为了天下黎民、江山社稷。经此次削减异教势力,得到朝廷内外有识之士的积极响应,尤其是李德裕的鼎力支持,仅佛教拆寺院四千六百余所,还俗僧尼二十六万五百人,全部收充两税户;拆招提、兰若四万余所,收膏腴上田数千万顷,收奴婢为两税户十五万人。缓解了国库捉襟见肘的窘迫,减轻了百姓供养僧尼的负担,乃利国利民的好事呀!”

孙智清不赞同地摇着头,不藏不掖地直抒胸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治大国若烹小鲜,无为而无不为,清静寡欲,无为而治,天下自然大定。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强权废教似腐食招蝇,不去思考腐败之源,而斥责贪蝇,岂不是避重就轻,本末倒置了吗?道长,君不见梁上白绫随风哭,岭下揭竿冲云怨吗?这就是你所说的太平盛世,你所做的积德行善喽。”

赵道长还要争辩,孙掌教云扫一抖,转向红衣众人,“慈悲,各位善信,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旦夕之间定有拨云见日之时,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何必争一时之能,以卵击石,大勇反而不勇。听贫道一句,先行退去吧!”

摩尼教众已没了先前那虎虎生威的气势,相互搀扶着向孙道长作揖拜谢后,抬起伤亡的同伴,踉跄疲惫地下楼去了。

“孙掌教,请进殿内用茶再叙吧,轩辕集把这里收拾出来。”主人诚心相邀着。

“茅山捉鬼的老道,看你能耐的,几口吐沫就把撒豆成兵的法术给破了。”从远方纵跃而来一位精致的矮瘦老人,身穿紫衣,发结红带,背后剑囊里排插几口长剑短剑。往脸上看,颧骨高兀,眼窝深陷,目光如炬,两腮无肉。

话音刚落,人已到了大殿的屋顶之上,“道长,他这里的茶有什么好喝的,道不同不相为谋,不如上我那兰陵坊喝一盏浊酒,最是惬意。还有一样东西更是爽心悦目呢,我刚拾到一张费解的玄图,说是创自老君,传于河上公,魏伯阳因它做《周易参同契》,名为《无极图》。还望道长与我共阐奥妙。”

“无极图!”

不光是孙智静,赵归真,还有轩辕道人,就连西厢房上的舒卞也心头搏动。

见那茅山道士云扫轻抛,施三清礼告辞道:“无上天尊,贫道有朋友相邀,有事在身,就不打扰啦。临别一言相劝,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他满怀期望地专注着赵道长,倍加感慨道,“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说完将身子一纵飞天而去。

赵道长和弟子轩辕集目送着孙掌教离去,转回身往大殿里去,赵道长心事沉重地说:“轩辕啊,我们还是想想自己的事吧,上两次敬奉给皇上的金丹没问题吧?怎么就卧床不起了呢?这事关重大,咱们可不能再出差池呀!”轩辕道人是频频点头称是。

“二哥,我们也走吧,去贾家楼咱们好好聚聚。”义方见人们都散了,对身旁的舒卞讲。

“等会儿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