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举足四顾无落处,一篓老酒解心愁。  十方英雄传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色白皙,脸颊瘦削,浓眉鹤目,耳高于额,相貌迥异,眼光如炬。他冲身后的大孩子一点头,那鹤立鸡群的少年放下肩上的挑子,从前面的筐里捧出个椭圆的巨蛋,笑嘻嘻地递了过来。

这孩子虎背熊腰,气雄力壮,眼神里透着玩世不恭的神情,“师父,这龙蛋给您。”

白皙汉子接过巨蛋向周围的观众讲解说:“我这龙蛋是我爷爷的爷爷随齐桓公灭山戎孤竹国时带回来的,众位今天算是开眼了,这蛋天下独此一颗,别无其二。那位朋友说了,什么孤竹国没听说过呀,我提两个人您就知道啦,伯夷和叔齐,他们就是孤竹国君的儿子,互让王位仁孝双全,你看他们来了。”

他侧身让开,像棵大树般挺立一旁,几个孩子自动圈出个见方的场地来,其中两个半大的挪着疲惫不堪的步子走上来,“个,俺饿类!”罗锅驼背、个子稍矮的做饥饿痛苦状。

另一个身挺略高的摇头晃脑地作诗云:“登上首阳山,采薇来就餐,残暴代残暴,不知错无边?神农虞夏死,俺欲归附难!可叹死期近,生命已衰残!叔齐,山上的野菜都被俺们挖光了吗?”

“可呗!”

“天上的小冲儿也被俺们打得绕着走啦?”

“可呗!”

“吃乱臣周朝的粮食是可耻的,俺们坚决不能吃大米干干!”

“可呗,个,俺们就等着饿死在这首阳山不咋?”

略高的四下寻觅着,突然发现师父手里的大蛋,不敢确信地对稍矮的说:“弟弟呀,恁瞧那树叉上是个鸟蛋吗?”

“可呗呀!比鸟蛋大。”

“鸡蛋?”

“大。”

“想起来了,俺在孤竹国的时候看见过,这是龙蛋,快去取下来正好充饥。”

“中,呢俺洋儿去呀啊。”那孩子做兴奋状跑过去,从师父的手里取来大蛋。

扮作伯夷的孩子挠着头说:“无火无盆的怎么煮熟啊?”

“个,俺有。”只瞧他滴溜转身,别人还未看清是怎么回事,他已是左手持盆,右手握烛了。

就听围观的百姓中有人窃笑嚷道:“这小子事先把盆藏在背上啦,看他的罗锅没了。”

那个虎背熊腰的大孩子笑着走上来,把大皮囊中的水倒在盆子里,“今天俺们不用挨饿了,有蛋吃类!”略高的把蛋放到盆里。

稍矮的一吹蜡烛噗地燃着了,他握着它在盆子下晃三晃,神奇的是水咕嘟嘟地沸腾了,“中了!煮熟啦。”他放下盆子,用力去吹灭烛火,可那蜡烛吹灭后立即复燃,反反复复,顽强不屈就是不灭。

“愣头青,给俺,俺来!”略高的抢过来,使劲吹去,呼的一声,喷出一尺长的火舌,吓得在场的百姓不禁惊叫,他也做怕怕状。

孩子中有个胖胖的小家伙跳蹦过来,夺过蜡烛仰头顺势放入嘴里,片刻又拽出,可还是在燃烧,气得他用双手合拍,顷刻间手中的蜡烛已是无影无踪了。离着一丈开外的师父同时将手指一捻,瞬间手中多出了那节蜡烛,又一捻蜡烛变成了一把刀子,他走入场中热情地邀请道:“我们平日里净麻烦大家了,为了感谢你们慷慨施舍,在下无以为报,就用这龙蛋略表寸心吧。”他熟练地剥去蛋皮,刀起如飞,片片匀称,然后让孩子们托着盆子分于众人。

“是真蛋,这味道像鸡蛋,不赖呀!”品尝后大家都有同感,齐说像是鸡蛋,吃了是不能白吃的,盆后还伸过来请求施舍的双双小手。

“龙蛋也吃了,再配上美酒那可就珠联璧合啦。”花子头笑着对众人说,他向虎背熊腰吩咐着,“劈山儿,拿老酒来。”小叫花子应声从前面的筐里又捧出个硕大的酒篓子来,笑嘻嘻地递了过去。

中年人打开封口一阵酒气飘香四溢,他伸出右手向空中一翻一抓,一对酒盏突现掌中,放下酒盏各个斟满,夹起一个一饮而尽。

“乐极伤头白,更长爱烛红。相逢难衮衮,告别莫匆匆。但恐天河落,宁辞酒盏空。明朝牵世务,挥泪各西东。这么多年还没遇上旗鼓相当的对手呢,哪位朋友愿赏脸与我喝上几盏?可话说在头里,我这酒可烈性啊!”见场外观众都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想要较量一番。

渤海国遣唐使团的人也不例外,随着一声“嗯那”的答应,众望所归下推举出来一位黄发白面、睡眼惺忪的汉子,他充满自信地欣然受命。大家都交头接耳地称赞道:“李将军能行,他是营州之乱契丹头领李尽忠的后人,天生的海量,在我们国内是屈指可数的。”

那汉子大大咧咧地缓步上前,吧嗒吧嗒嘴,看面相若有一滴甘露流入唇齿,便会极快地从头顶竖立的根根发梢蒸腾出去。他无所谓地吐出一句,“什么酒?”

“好酒!开坛十里香,飞芳千家醉的衡水酒。”

“嗯那。吻喝惯了营州的大高粱酒,你这酒有没有劲呀?”他不屑一顾地撇了眼盏中的酒,无所谓地又问:“怎么喝?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