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他年有缘再重逢,数息听息你可懂?  十方英雄传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气乱则心乱,如何脱去杂念的鞋袜呢?练气存思,开始时,呼吸粗,称之为风;静定后,呼吸较细,称之为气;再进一步,身心宁静,只有感觉自己内在呼吸,却听不到呼吸声音,这就是息。到了息,就不要一味地数了,即进入随。达到听息,真正地随顺,一切事情尽管来,我心不动,稳坐堂上能变化自在了。若一掌既出,好似有气自肩腋而来,直贯掌缘五指之尖,静心听之,臂弯指掌间有膨胀伸张之意。”

听这一席话,正中年青人的短板,他颇为感触地答谢道:“老人家,真是世外高人啊!如此中肯之教导使晚辈顿开茅塞,受益匪浅。今日得以幸会,实乃三生有幸。”青年人又局促地提出,“不知老人家安身何处?晚辈若遇疑难,还望能到府上拜访,寻求指正。”

钟离权满意地点着头,用扇子指向后山说:“孺子可教,我随时恭候。老夫暂居后石坞乱石沟上的石室里。”义方顿感这长者分外亲切。

“师弟,师弟。”从远处奔来一人,高声呼喊着。“二师兄,我在这儿!”小伙子回应道。

励儿跑到跟前,把师父吩咐的说了一遍,庄义方闻听也是兴奋异常,急着就要回庄去。他忽又想起老人家,扭头望去那钟离权正挥动扇子催他快走,“不急,不急。小子,你我有缘还能见面的。”云烟瞬间聚拢,将老人团团笼罩,待散去后人已无了影踪。

义方惊呼道:“我想起来了,那年在杭州西湖见过的,他还是神仙啊!”

义方和二师兄回到国公庄时,秦爷和宗权已是酒足饭饱,正品着女儿茶,唠着家常。“宗权叔叔,你好啊!”两个孩子跑进屋来,义方亲热地问候道。

秦宗权喜滋滋地站起身,一手拉着一个感慨着,“大哥,岁月就是个神奇的万花筒,一晃的工夫,当年的小人儿都生龙活虎啦!对了,老大明德现在怎样啦?”

秦爷也是满脸的自豪和欣慰,望着他们嘿嘿笑着说:“不怕兄弟笑话,老大明德就是我这当师父的也两年没见到啦。今年是会昌五年(845年),上次回山来是和逍遥完婚,事后又跟贾和贾大哥、他岳父守业、得龙三个人去长安了,说是要实现鲁老爷子的心愿,在京城里建一处贾家楼,能为瓦岗寨的后代子孙提供个落脚聚会的所在。”他眉头一挑,很是喜出望外地提议,“你来得正好,明德和逍遥上月从长安来信,让励儿和义方过去小聚,我担心他们年轻鲁莽,路上怕有个闪失。这回好了,兄弟你顺路,可捎他们一程,如何啊?”

宗权哈哈大笑着,“来得早不如来得巧,那没问题,我把他们送到汴州,后面的路就顺畅了。”

“哦哟歪!是谁要去汴州啊?我这儿才从那里回来。”从门外神采飞扬地走进个道人来,这人身高七尺许,头戴道冠,身著八卦丝条道袍,两肩担日月圆形,前后心镶阴阳太极图,白布长腰褡,福字双脸挂。他面色红润,寿星眉,慈悲目,目光神锐,准头端正,四方大口,双耳垂轮,颊下三缕美髯,左髯上有一颗红痣。他身背桑弓,斜挎七星连珠桃木箭,看年岁已过七旬。

秦靖上前施礼道:“爹,您老回来了?”老道人微笑着冲他点点头。

“外公好!”“外公好久不见啦!”两个孩子雀跃地欢呼起来,老道人笑逐颜开地拥抱着他们。

夫人谢氏闻听父亲来了,满心欢喜地疾步跟进来,极是担心地埋怨道:“嗥哟,爹,这么多年您上哪儿去啦?让人惦记死了!”

看见姑娘,老人乐得眼睛眯成一道缝,来人正是秦靖的老泰山、东晋谢安的后裔、瓦岗寨英雄已羽化登仙谢映登的后人,江湖人称袖里锦绣的谢吴天。“暖恩呀,想阿爷啦?阿爷也想你们啊!这些年来我云游江湖,遍访名山大川,探查奇峰幽谷,收获颇丰,你们看。”他从袖中抽出一轴锦卷,展开来示意大家观看。

那其实是一张地图,河流山岳、城镇洞穴勾勒得清清楚楚,极其详尽。“这大好河山图是件宝贝呀,世间宝藏尽在其中,险塞要冲标注其里,得此图者得天下。多少英雄豪杰都对这财富垂涎三尺,梦寐以求呀。我老人家又花费大力气,添补出诸多新增地点,都是绿林强盗藏污纳垢之所。”

老道人用手拂平画卷,眼中神色是说不出的骄傲,“这儿是我们的泰山扇子崖,易守难攻,以前可是囤积着千万斗粮食呀,可惜被赤眉军用光了。这儿是六合独山的大人洞,长七十余丈,能纳千人,是个养精蓄锐的好地方。那个是‘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蜀中嘉州九顶山天宁阁弥勒大佛像上的藏宝洞,这洞口隐蔽得巧妙吧?”

谢吴天佩服之至地指点着,“还有这个更加神奇了,山阴项里村的草湾山,你们知道这里藏着什么吗?西楚霸王焚咸阳,掠秦宫所得奇珍异宝,项羽没有运往彭城,却藏到了这里,狡猾吧?怕又是范增的诡计,这次霸王倒是听他的了。我进得穴中一看,震撼啊!真是富可敌国呀,出来后还在山上设下符字记号留给后世有缘人,我那符字只有无为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