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根根银丝如针笼住蛇头,顺蛇脊向下划过,硬生生把这碗口粗的大蛇破膛剖开,一颗拳头大小、长椭圆形、两端略尖的肉囊被道人收入手中。
他熟练地扎紧囊口,不禁欣喜道:“好大的蛇胆呀,正缺这付丹材呢。”
道长抬眼向义方望去,柔声唤道:“无上天尊,童儿,你过来。”
义方走到他跟前弯腰施礼,道长问他为何深更半夜在这荒郊野外之中,义方一五一十地细说给他。
待解释明了义方好奇地问:“道长,你刚才念的是什么诗呀,听起来这么优美动听,壮志凌云呢?”
道人笑着回答说:“这是韩愈的《猗兰操》。你能听出来其中似诉似泣,如怨如愤的心情吗?大丈夫生于世间就要顶天立地,百折不挠,坚强刚毅。”
义方又问:“道长,你方才所弹的是什么曲子呀?这么振奋人心啊,我从前没有听到过。”
道长怜爱地扶着他的肩头,仍是笑着回答:“童儿,你也懂得音律?你是不会听到过这曲子的。这世上已经没有几个人会弹此曲了。”他把仰望星空的眼神收回来接着说,“《广陵散》你听说过吗?”
出乎道人的意料,义方肯定地点了点头,“听我师父说过,是嵇康大师临刑前所弹的绝曲。不是失传了吗?”
道人看了看他说:“也并未像嵇康大师所说‘于今绝矣’的那么悲观,袁孝尼在刑场上领着三千太学生记下了曲谱,才有了今日的月下琴声。你也会乐器吗?”
义方抽出玉笛挥了挥:“笛子!”
道长接在手里辨认后肯定地说:“是恒山的玉髓所成,好笛子。”
他同时看到孩子另只手上发出碧绿剔透微光的竹杖,惊喜地端祥着,询问是在哪里得到的?义方又把奇遇说给他听。
道人打量着粉嫩的义方,又看看这碧绿的玉杖,撩须赞叹道:“奇人、奇遇、奇宝啊!”
他端详起义方的面相,欣喜地直言告之,“童儿,你非池中之物啊。将会是一人之下,千万人之上,开沧浪不息之宗门,树万古长青之殊途。再加上这绿玉杖,真乃如虎添翼,你是金翅大鹏转世呀。绿玉杖和《广陵散》都是失而复得的瑰宝,这玉杖产自西南大吉岭深山之中,李太白曾携它出西域归中原,有诗可鉴‘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不知何时这玉杖流落至此,机缘巧合为你所得,这也是你的造化吧。”
他捏住义方的手腕把脉静思,“以你刚才的弹指一击威力应当强于十倍,不说是排山捣海,也可以碎岩断金。我摸你的脉相,阴虚暗动,阳刚不足,应引肾济心,化阴转阳。我这里有金丹一枚你可服下,有立竿见影之神奇。”
义方接过鸽蛋大小的药丸,迟迟疑疑地问:“道长,我师娘说这金丹是世间稀罕之物,可多少帝王却因它致命,仙丹不能乱食。”
老道抽出云扫一挥,并未在意地应道:“金丹乃采先天虚无之气而练成,为凡人成仙必经之道。道者,涵乾括坤,其本无名。论其无,则影响犹为有焉;论其有,则万物尚为无焉。大道之门,各有万千。玄一之道,取玄为一,归一为玄,易为两端,与道合真。人能知一,万事毕。知一者,无一之不知也。不知一者,无一之能知也。万物森罗,不离两仪,百法纷凑,无越三教之境。浅见之徒不信成仙,不足为怪。九丹金液为众术之主,外丹夺天地造化之功,盗四时生成之物。金丹之为物,烧之愈久,变化愈妙。草木烧之即烬,而丹砂炼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其去草木亦远矣,故能令人长生。黄金入火,百铄不消,埋之,毕天不朽。服此二物,铄人身体,故能令人不老不死。不得金丹,但服草木之药及修小术者,可以延年迟死耳,不得仙也。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根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立时济世,上士得道于三军,中士得道于都市,下士得道于山林。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心术不端,邪气得进,药不成也。今日咱爷俩有缘分才送你一粒,我这金丹可不是轻易给的呦。”
义方似乎听懂了一些,把金丹服下只觉得先是炙热中烧,后感神清气爽,飘飘然身轻如燕。
义方心悦诚服地问:“道长神仙,我师父是护国公秦琼的后人,可惜没有后嗣,不知你有没有管生小孩的神丹妙药呢?”
道士听了孩子的话哈哈大笑,“这有何难!待他一会儿来了,我自有分寸。”
他望了望黑漆漆的四野,想起了什么说:“来,看这大好夏夜,你我合奏一曲,也好把寻你的人召唤过来嘛。你想学这曲子吗?”
“《广陵散》也可以用笛子吹吗?”
“乐理相通啊。”
二人各展技艺,那清雅、激昂的旋律飘荡在寂静的山谷中。
还没等两人将古曲演奏完,秦靖他们就被曲声引来了,见义方安然无恙,大家这颗悬着的心总算是一块石头落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