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到了崇祯末年,边地九镇除山海关、蓟州镇和山西镇之外,其余所有边镇的总兵或者支持工作的副总兵,都是榆林人。
所以与其说,明末是官宦阶级和草民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不如说,是明末,榆林将门和榆林“新贵”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灭亡大明朝的,是李自成,陕西榆林米脂人,守护大明的,也是榆林的总兵官,这人就多了。
可以这么说,吴自勉一路上卖马、占粮、“赶走”自己旗下的精兵,最后肥了谁?
他于崇祯二年十月赴京援助,李自成于崇祯二年开始造反。
李自成本就出生于军户,他爹是马户(此马户非驴)。
李自成当驿卒也是服兵役的一种,只是驿卒不直接面对鞑靼人的钢刀罢了。
作为国家公务人员,李自成开始使用自己的大名:李鸿基。
驿卒并不好当,李自成曾经累死过两匹马,边地的文书战报,可是迟不得。
有一次,李自成从延安经过绥德返回米脂,走到绥德四十里铺的时候,已经是黄昏,风雪交加。为了能准时把文书送到米脂县衙,李自成只好继续赶路。
人困马乏,正好遇到两只野狼端坐道路中央,两头狼伸出猩红的舌头,它们很饿。
李自成可不是李九州,他遇到的也不是菜狼,而是货真价实的“恶狼”。
狭路相逢,李自成与双狼对视!
李自成天生高颧骨、深眼眶、宽肩膀、高鼻梁,也不是个好相与的面相!
竟然生生瞪走了两匹野狼!李自成到了米脂城下的时候,腹中应运而生一首打油诗:“天地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一时,传为佳话。
作为新贵的吴自勉、李自成等人,自然是黑狗身上白,可作为将门世家的总兵们,自然又是白狗身上肿了!
其中缘由,令人玩味,令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