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九章 爆炸  执明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大的钩子。

利用杠杆原理,火工使劲一拽,勾头对准底火就拍了下去。

一群人就看着火工一颗颗地试验,一次不行,两次不行,那个钩子就好像拍上了一个粮包,只是打地火药到处飞扬。

终于在第八颗,一个形体颇为瘦弱,纸壳稍微卷得厚实的子弹上,有些改变。

这颗子弹是李自成卷的,他的手艺更粗,卷的东西少,卷的纸还厚。

咣!

李九州开始相信气运了,这个李自成,他从银州跑出来之后,没去甘肃当兵,也没去找土匪窝子,流落在山沟里却做成子弹!

震惊混合着喜悦。就这么流淌在李九州的胸腔里。

三天之后,第一把枪诞生。

这把枪会被所有人铭记,不因别的,它的大屁股太显眼。

击锤难做,没有弹簧,里面的原理只能是这样:

一根铁棍上面做了击锤,然后将它弯曲,卡在扳机上,扳机一扣,那根铁棍就由曲复直,击打底火。

害怕金属疲劳,这个铁杆只有开枪之前才可以回扳,估计也扳不了几次。

虽然麻烦,但是也能用,再麻烦,只要它的威力够大,那么就如同一块遮羞布。

李九州试验它的时候很是期待。

火工也很是期待,今天就是评判他能不能对得起老祖宗的时候了,没有合适的木头,枪托火工是拆了神臂弓做的。

如果成了,这枪比起神臂弓,恐怖得太多,那把神臂弓也毁地值!

害怕距离远会打不准,李九州在二十步的距离上试验枪械。

他端起这把屁股跟枪管一般长的枪,这把枪,是全村儿人的希望!

屏息凝气、瞄准对着一块石头,李九州最后呼了一口气,扣下扳机。

那天下午,漫天的石屑,就是这世上最灿烂的烟花。

后来火工死的时候,李九州管榆林总兵借了白绢,把这件事儿以及李氏变王氏的往事,写成檄文裹在火工身上,然后为他打了一座异常厚实的木棺。

火工埋在一个大明谁都不能忘记的地方,李九州又要人给火工立了个碑,碑做的正好如同这把枪的枪托,上面刻着:李氏火工。

唯二的遗憾是:火工的坟,最后还是没有回到祖地;神臂弓的钢头,在一场动乱中遗失。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