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这谢科果然好武艺!”
李元恺笑道:“自古高手在民间,大隋盛世繁华之下,不知还隐藏了多少能人异士,若能发掘出来为陛下所用,大业蓝图定能早日实现!”
杨广笑了笑没有什么,继续目不转睛地盯着擂台。
李元恺心里暗暗叹了口气,他这话倒是七分诚恳三分吹捧,本意是希望提醒杨广多重视一下民间百姓,将他的精力和注意力朝着下民生转移一些。
但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作用,自锦衣玉食又没有经历过全国性的浩大的统一战争的杨广,似乎并没有见识过下百姓真正的力量。
杨广懂事以后,杨家已经建立起坐拥整个北方大半壁江山的大隋,而他面对的又是一个腐朽无能的陈朝后主,那时的大隋军队北据突厥东灭高齐,渡江南下灭陈似乎只是顺应意,手到擒来之事。
所以,杨广在整个大隋统一过程中,见到的都是顺风顺水,见识的都是由世家门阀所主导的整合性力量的展现。
一个王朝初期的艰难创业乃至浩大的农民起义战争,杨广没有经历过,也就认识不到其中包含着什么深刻含意。
严格意义上来,杨坚也没有这些经历,但他却经历过当年宇文氏篡魏立周,经历过大周宇文皇族的混乱黑暗时刻,经历过周弱齐强的卑躬屈膝。
而他的父亲,太祖皇帝杨忠更是追随鲜卑贵族征战四方,在动荡混乱的战争年代,更清楚汉人百姓为了恢复汉统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所迸发出的惊动地的力量。
杨坚耳濡目染加上自身经历,养成了他心谨慎勤勉节制的性格,所以他懂得珍惜民力,懂得为下积累财富,他明白虽然世家门阀掌握权柄,但百姓之力更似无穷。
只可惜杨广骄傲自负的性格和较为顺利的登位经历,造成了他在仁德方面的巨大缺陷,而这种缺陷对于下百姓来,往往是灾难性的。
李元恺紧皱眉头,低垂着眼皮沉思,一时间思绪纷飞。
和杨广接触的时间久了,他才越发体会到这位在历史上争议颇多的皇帝,身上的优点和缺点是多么明显和突出。
擂台四周再次响起一片惊呼将李元恺惊醒,他急忙抬头朝前望去,只见场中情势再起变化!
二人围绕着擂台疾速周旋,又经过了两轮对射后,谁也奈何不了谁。
谢科的箭固然更快更强,但王勇王伯当尚且能应对自如,射不中人,却能将谢科射来的箭撞落,导致谢科也无法得手。
谢科朝箭袋里一摸,还有六支箭,他朝擂台一角的旗杆望去,身形一闪一个纵步越将上前,身子平直双脚踏在旗杆上,就像在平路上走路一般稳当。
攀到旗杆顶,谢科双脚一勾身子调转过来,抽出一支箭居高临下略一瞄准就朝王勇射去。
紧接着,他手眼不停,接连抽出两支射出。
三支箭首尾相接,连成一串,以极快的速度如一根笔直长枪朝王勇射去!
“连珠箭!”观战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喝彩声。
“好箭法!”杨广攥紧拳头低喝一声。
鱼俱罗本想跳起来大吼几声漂亮,跳到一半时才想起子就在身旁,不可太过放肆无礼,硬生生地把嘴边的话憋回肚子里。
王勇也搭箭欲射,只可惜他慢了一步,更没有想到谢科在这一轮竟然用出了连珠法。
王勇狠一咬牙,此时避开已经来不及了,唯有以箭相对然后再趁机逃脱。
弓臂弯如圆月,箭矢高举紧贴面颊,甫一瞄准,待那微红的平圆箭头出现在视野中时,王勇手一松,“咻”地一声,那箭离弦而出!
同一时刻,王勇都没看结果如何,纵身朝前一扑。
他射出的那支箭“呯”地一声和连珠第一箭相碰,顿时将当头那支箭碰歪,改变了准头。
而后面尾随的两支箭力量贯通不受影响,依然沿着既定轨迹朝王勇刚才所站位置射去!
第一支箭脱离连珠序列,擦着王勇的腿边狠狠地撞在擂台上,竟然将一块青砖磕碰掉一角。
另外两支箭几乎和王勇扑出的动作同时落下,除了真正的高手外,无人能看清他到底有没有中箭。
擂台四周屏息凝神,无数目光紧张注视着王勇,想看看他身上有没有留下红印。
王勇一个地滚站起身,心有余悸地回头看了眼落在擂台上的三支箭,低头朝自己的肋下望去。
抬起左手臂,只见胸肋间有一块清晰的团圆红印!
“中了!中了!”擂台四周响起一片惊呼,有为谢科叫好者,也有为王勇惋惜者。
王勇对这一箭心服口服,只是比试还未结束,他还有五支箭,而谢科还有三支。
二人都没有理会台下的声音,谢科面无表情地抽出三支箭同时搭上弓,竟然要使出三箭齐射的绝技!
王勇这一次选择先发制人,后撤一步挽弓高举,当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