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吃饭和上茅房的时间,一直要训练到天黑看不清楚才会停止。
刚刚训练了两天,宋慈在这些壮丁里面发现了一个射箭技艺很不错的人,而且他也是所有人中训练最积极的一个。宋慈走到了这个刚刚二十出头的汉子身边。
“你叫什么名字?”宋慈问。
“我叫于勇。”那汉子答道。
“嗯!你很不错,训练得很好,而且你射箭的技艺十分了得,以前练过吧?”
“是的,大人。我爹娘想让我学文考进士,可我却喜欢当将军,所以我从小便练习射箭,想着有一天能上战场杀敌。可后来参军的时候禁军嫌我不够强壮,没有要我。”
“平叛一样是为国效力!你既然想当将军,咱们去了之后我让你领兵如何?”
“多谢大人!”于勇激动地说道。
虽然只有短短的七天,但乡兵们还是掌握住了枪刺和射箭的要领,当然大多数人离熟练还差得很远。七天之后,宋慈开始给大家发放之前便说好的奖励,让这些壮丁的家属领走,并且让所有乡兵都休息一天。大家都乐呵呵地躺着,看着自己的妻子、儿子、父母来领取自己所获得的奖励,而且心里还在想着,一定要好好地干,别让官长瞧不起,明年就能顺利地免除家里的赋税了。宋慈看到于勇在向自己的妻儿告别,虽然于勇年龄不算大,但已经有了两个孩子,这两个孩子都只有三四岁的样子。
明天就要带领乡兵开赴前线了,宋慈让大家都休息一天,自己则来到了县衙存放户籍账册的库房,找到了协助自己的副手文吏,向他交待了自己走了以后需要注意的一些事情,当然他心中最放心不下的,还是之后要发放抚恤的事情。
宋慈手里拿着一部分赋税账册,对自己的副手文吏说道:“这些钱粮是用于发放伤残、阵亡乡兵的抚恤的,千万不可动用!切记!”
“这个事情您已经跟我说过好几遍了,主簿大人放心,我一定牢记心中!”
宋慈满意地笑了笑,告别了自己的副手,走出了县衙。此时天色已经不早,宋慈又来到了校场上。此时的壮丁们经过休息之后,体力都得到了恢复,精神状态都特别地好,纷纷在一起配合着,自发地进行着一些训练。
宋慈又将所有壮丁都集合了起来,自己又走到了校场前面的台子上,看着下面排列整齐的队伍。
“诸位壮士!明日我们就要出发开赴前线了。今天我在这里要向大家强调的是纪律,从现在开始,任何人都必须严格服从命令,做到令行禁止!凡违抗军令者,皆以军法处置,严重者就地正法!大家都听明白了吗?”
“听明白了!”下面的人异口同声地说道。
“好!”宋慈用十分洪亮的声音说道,“宋某今天就与各位在此起誓,叛乱一日不平息,我们就一日不归来!此次协助官军平叛,不胜不归!”
“不胜不归!不胜不归!不胜不归!”校场上的人们不停地喊着,声势震天。
第二天,宋慈便率领着乡兵出发了。县里面给大家提供了兵器和一些粮食——到指定地点之后由官军提供补给,但其他的比如服装什么的就没办法提供了,因此只有宋慈和陈恒骑着马,其他人都只能步行前进。也只有宋慈带着父亲保存着的一个头盔和一面护心镜,其他人都只穿着自己平时所穿的衣服。毕竟自己答应过母亲和妻子,一定要平安归来。打仗不可能没有死伤,宋慈只希望这次前去协助官军能够一切顺利,把损失降到最小。
信丰县的几个官员都来送他们,刘明仁看着逐渐远去,消失在自己视线尽头的宋慈,脸上慢慢地露出了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