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用铸造方法,在铸造方面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基础。
所以,铸造本身,对陈宪来说,并没有太大的问题,问题在于铜的质量。
这个时代的铜钱,没有不掺锡铅的,所谓的优质铜钱,也只是掺的少一些,而陈宪要铸造铜炮,自然是奔着最好的去的,否则就是对手下人的性命不负责任。
要想铸出最好的炮,材料当然是重中之重。
在那位网络写手的资料中,记录了一种名叫炮铜的铜合金,这种铜合金属于青铜的一种,含铜88,含锡10,含锌2。这应该就是铸造铜炮,最佳的合金方案,可惜陈宪费了老大的功夫,也没有在这个时代找到锌,也许这个时代锌还没有被发现,又或者这个时代的锌并不叫做锌。
没有锌,自然无法配置炮铜,但即使做不出炮铜,只采用铜锡合金的普通青铜,也肯定有一个比较好的配比比例。
要得到配比准确的合金,自然要先要有纯度较高的金属。
所以,在铸炮之前,先将手中的铜和锡进行精炼,就成了必不可少的步骤。
在那位网络写手的资料中就有不少铜,锡,锌的火法精炼资料。
这位网络写手也考虑到了古代金属纯度的问题。
要去除铜钱中含量很高的锡和铅,可以利用锡、铅熔点低于铜的原理,通过将原料加热到锡铅熔点以上,铜的熔点以下,来去除铜钱中混杂的锡铅杂质。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陈宪设计了一个内部带有斜槽的反射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