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正确配比。
陈宪设计的这个水泥生产线,生产的水泥质量倒是不差,就是产能不高,一个大炉子,二十四台水碓,六个碾槽,平均一天下来,也只能生产几百斤的水泥,效率实在低的可怜。
好在,一台水轮机可以通过长轴带动四台水碓和一台碾槽,这个水泥厂只占去了六台水轮机,要不然陈宪还真舍不得修建这个水泥厂。
陈宪之所以要修建这个水泥厂,是因为青崖河那边灌溉系统的水闸,必须用到水泥。
有了水泥,许多东西都变得简单起来,比如水闸的基座,水轮机的轴座安放,水渠的修建,水坝的修建
陈宪带着大部分工人,赶在泰和八年年关之前搬到了响水庄。
响水庄的设计规模比新庄子更大,边长超过百米,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教室,宿舍,食堂,浴室等等各种功能性的建筑,所以居住起来不但比新庄子宽敞,也更舒适。
搬家,特别是搬到更加宽敞明亮的新家,对于陈宪手下平均年龄不过十四五岁的少年们来说,是一件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
陈宪也很开心,他用试制时小批量生产的水泥,给自己修了一座二层的,带阳台的小砖楼,生活空间一下子宽敞起来。
陈宪将砖楼修建在了公共浴室隔壁,从浴室的热水缸中接了一根铜管到他的浴室里,这样一来,在一天的大部分时间,他都有了热水可用。
生活质量的改善,让陈宪的心情变得很愉悦。
但也有让他头疼的事情,因为开了“分矿”,他就不得不考虑,自己离开后,新庄子的管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