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赏钱(还有五两银子,落入了杨管家的口袋里)。
加上这三十贯,陈宪才撑过了最初的三个多月。
学徒开始出产之后,陈宪从学徒的作品中挑选合格的刀坯,亲自进行淬火,淬火过程中,又会淘汰掉一部分内部有缺陷瑕疵的,最终的产品合格率并不太高。
陈宪拿着学徒锻造的武士刀成品给杨员外过目之后,他答应以五贯的价格收购这些学徒打造的武士刀。
这个价格有些低了,不过相对于这些武士刀的成本,这个价格就已经有几倍的利润了。
一把武士刀的材料成本不过一百多文,学徒不需工钱,管饭就成,堪称廉价,即使成功率不甚高,这些学徒产出,除了维持铁匠铺的日常开支之外,陈宪还能落下将近一半的利润。
这样一来,陈宪终于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
这三个月时间,除了将学徒们培养成勉强合格的刀匠,陈宪的洗脑计划也初见成效。
短短三个月时间,这些学徒的精神面貌已经和刚来的时候截然不同,陈宪能明显的感觉到,这些正处在一生中学习能力最强阶段的少年们,已经开始用他熟悉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
虽然少年们变化很大,但陈宪对于自己的授课并不满意,因为缺少教材和大纲,他的授课往往东拉西扯,想到什么说什么,非常零散,所以,当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之后,陈宪就开始着手编制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