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4  双璧七星剑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农族藏经殿是农族瑰宝圣地。

此殿收藏着农族一千八百年来,先祖圣贤所著经典,农族所有相关事务皆有收录,包含农业种植、栽培、食用、搭配、嫁接、药理之法;亦有农族发展大事记、名人传;及收编的二百零七部武功秘籍,如《农族基本功》、《农族中合功》、《农族闭气法》、《农族大风剑法》、《农族密雨剑法》、《农族雷霆剑法》、《农族闪电剑法》、《农族擒拿手》、《农族霹雳刀》,等等,囊括内功、轻功、掌、拳、爪、拿、剑、刀、枪、戟、棍、斧、钺、钩、叉、镗、槊、棒、鞭、锏、锤、挝、拐子、流星等所有兵器,及各种兵器随时事变化而变化的兵器,如匕首、双节棍、三节棍、铜铍、镰刀、弓弩等。其中每一门武功、兵器又有诸多经书加以论述,如内功即有十种,轻功亦有八种,剑法七种,刀法七种,掌拳爪拿又各有五种。更有一些未命名的典籍,或论述先辈武功之优劣,或论述兵器之强弱,或查漏补缺,或杂糅交叉,不一而足。

藏经殿一向只有风雨雷电四老人可浸淫其中。农族自七百年前就已采用风雨雷电四老之法,四老乃是从农族百万弟子中挑选考校出来的武术奇才,对武学极有天赋,自小便在藏经殿中练武,其职责之一是要保持农族武学不灭,其二是整理先辈经书,其三是论著新武学。四人不听大统领号令,无需关心农族大统领更替、朝廷更替,只需关注自身三大职责。

另可自由出入于藏经殿之人,有农族大统领。藏经殿所藏之书皆为手抄孤本,因此大统领习武,也在藏经殿中演武场修习,修习期间称为闭关。农族大统领既有酷爱习武之人,如前任大统领温宁,二十七岁就打遍天下无敌手。自然也有不爱习武的,如藏经殿名人传记载的七位大统领,仁治天下,自己虽武功平平,手下却强手如云,一样使农族辉煌数十年。

再有其他人可持令牌出入藏经殿,如七位农族守护星,需由守经弟子禀报大统领,获得藏经殿通行令牌,方可出入。但守卫星首先要修习《农族七星剑法》,此剑法既可单打独斗,亦可布阵群战,此剑法最为精妙之处在于,剑锋无形,乃是以真气于体外幻化成型,以气御剑,名人传记载,史上最远可杀人于五十步外。七星布阵,威力更为惊人,放眼武林,自七星剑著成以来,一千三百余年,无人可挡其锋锐。练成七星剑及七星阵后,倘若尚有余裕,可向守经弟子借阅其他经书。

除守护星外,猛虎令持令人亦可出入藏经殿。农族大统领之下,设有持令人,州级持猛虎令,郡级持雄狮令,县级持黑熊令,乡镇级持犀牛令,偶有村级则持白马令,统领州郡县乡村之人,称为持令人。其中仅猛虎令人可在获得藏经殿通行令牌后,出入藏经殿特设区域,借阅抄录限定经籍,此区域实已包含藏经殿之图书九成有余。郡县乡村持令人无权出入藏经殿,皆受上级持令人指导耕种、习武。

除持令人,还有属长可出入藏经殿,借阅特设区域内限定书籍。农族在厘国境内,依不同郡县、才智之士、及资材分布等,设立“属”,如医药属、粮属、茶属、果属、林属、渔属、蔬菜属、家禽属、蚕属、花属、棉麻属、香属、糖属、烟属等,每一属设属长,统管厘国属内事务。属长直属于农岭统管,属长可借阅藏经殿所有农学典籍,但武学稍有限定,属中弟子,农学武学皆由属长教授。

现如今,自农族被大将军戴行空剪灭之后,风雨雷电四老被烧死,大统领被杀,七星失踪生死未卜,持令人或死或伤或脱离农族,各属分崩离析,各自解散或转入地下,不再与农岭联络,自然无人再出入藏经殿。蓝夕对武学本无天赋,又被族内事务缠身,亦无暇光顾藏经殿,因此只剩温情一人,进进出出,如家常便饭。

此刻,蓝夕立即下令,搜山抓捕窃贼。

众人急急赶到藏经殿,蓝夕和温情走到殿前,只见殿门敞开,锁链已被利器砍断,丢弃一旁。藏经殿坐落于农岭背后山洞中,地形复杂且隐蔽,常人几乎无法找到;况且殿门为巨石所造,锁与链也出自工族老字号铿锵团之精铁所铸,锁链使用之前,早已做过试验,除非铁剑山庄的宝剑,世间几无任何利器可将其斩断,而六把宝剑分别藏于铁剑山庄、工族、农族、士族、空明山和无为山。当下,除农族丰之剑外,信剑、智剑、仁剑、本真剑、归一剑,未曾听说失落过,也不可能会有人胆大妄为,以至前往这几处偷盗宝剑。

这样看来,唯一的可能,就是农族丰剑又重出江湖。

蓝夕急忙带温情走入殿内,她大略扫视一眼,看不出眉目,便问,“温情,你快看一看贼匪盗了哪些经书?”

温情在弯弯曲曲的藏经殿武经殿里走了一圈,又往里走,有一室,上书“古籍室”,又有小字注明一个“密”字,门并未打开,门锁依然完好如初。温情扫了一眼殿内情形道,“少了两本,一本是《农族基本功》,还有一本是《农族剑谱》,都是两本古书。这两本又厚又难懂,很难练的,不知道小偷为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