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者,两人曾经都在吏部干过,赵南星曾在吏部的考功司干过多年的考功司郎中,顾宪成在吏部干过文选司郎中。
这意味着,在那些年里,朝廷的官员人事任免在赵南星手上过,官员的考核则在顾宪成手下过。
因此,有着东林大学领导背景的赵南星,虽然调了岗到工部工作,但他是身在工部,心却还在吏部挂着,是个有大能量的人,推荐刘景通自是不在话下。
被张问达赶出来的两位大人,面如死灰,想到官位即将不保,绝望之际听说最近朝中有位魏公公在圣上面前挺吃得开,是个能说得上话的人。
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两位大人拿出了这些年在任上搜刮的油水,全部送给了魏忠贤魏公公,希望魏公公能在皇帝面前为他们多多美言几句,表彰一下他们的丰功伟绩……
此时的魏忠贤魏公公已经干掉了情敌魏朝,接替了魏朝的位置,成为宫中炙手可热的人物,这种小事在魏公公看来根本不值一提。
魏公公便收了两位大人的好处,拍着胸脯给两位大人打了包票:“放心,这事就包在咱家身上,你们就放心回去睡觉吧。”
魏公公刚上道,为了树立自己的品牌,还不敢光明正大的收钱不办事,就把事情告诉给了他的姘头客氏。
客氏是皇帝大人的乳娘,乳娘出马是一个顶俩,皇帝大人还要忙着做木匠活,连连应了客氏,压根都没问缘由,至此,两位大人的撤职文书也就被压了下来。
但不巧的是,这事被司礼监批改文书的王安给看见了,王安时任司礼监秉笔太监,他与东林党的汪文言算是铁哥们,还有生意往来。
曾经与东林党有过共同的革命友谊,也算是半个东林党人了,王安在办公之时见到了弹劾天津卫的文书被留中不发,便询问此事,一问才知道,原来是魏公公收了人家的钱替人家说好话,但之时张问达的弹劾,不是东林友人的弹劾,也就没细追究。
王安当下就叫来了魏忠贤,对魏忠贤进行了普法教育,严厉的告诉魏公公收红包是不对的。
魏公公挨了训,心中虽然恼火,但他明白现在还不是摊牌的时候,他摆出一副毕恭毕敬的模样,将他收的红包拿了出来,交给了上级领导处理,他的上级领导也就是王安。
王安见魏公公如此识相也就没再追究此事,临走时还叮嘱魏公公下不为例,魏公公一脸笑嘻嘻的表示绝对没有下次,就算有,也要先汇报领导,王安很满意的走了。
王安走后魏公公的不满情绪达到了顶点,他磨破了嘴皮子赚来的第一桶金就这样被王安笑纳了,为此他是愁眉不展。
在用晚膳的时候,客氏见平日里一顿能扒拉好几碗的魏公公,似乎对今晚的山珍海味很不满意,饭菜是一口都没动。
客氏体贴的询问了魏公公,是不是身体哪里不舒服,是不是米饭太硬了,连忙让人重新蒸一份,要蒸的软一些……
魏公公放下了筷子,叹了口气,将头埋进客氏的怀中,将自己被王安欺负的委屈都吐了出来,委屈的魏公公如同一只鹌鹑般,躲在客氏的怀中……
客氏见自己的男人被人欺负,拍了拍魏公公的后背安慰着魏公公:”冤家,这事奴家替你做主了,你就别委屈了,好好吃饭。“
魏公公感受到了来自客氏的爱,重新拾起筷子,化悲痛为饭量……
报仇的机会很快就到了,由于王安王公公工作表现出色,前任司礼监掌印太监已经退休,司礼监又不可一日无掌印,王公公便成为下一任掌印太监的内定人选。
按照宫里的规矩,在就任掌印太监的时候都要推脱一番客气客气,以达到谦虚礼让的效果。
王安也按照古往今来的规矩,对此是连连推辞,说自己已经老了,怎么能担任如此重要的职务,希望皇帝大人重新考虑之类的话。
若是平常,皇帝大人便会接着演下去,夸赞一番王公公的工作能力优异,朕离不开王公公,这个工作只有王公公能胜任,然后王公公顺利上位。
然而当王安礼让后,却是真的让出去了,因为王安谦虚客气的那道礼让文书,客氏也看见了,客氏当时就给天启皇帝讲述了尊老爱幼是大明的传统美德。
希望皇帝大人不要为难王公公,既然王公公已经年老体衰希望早日退休,就成全了王公公,不要让王公公在继续操劳了,让王公公提早退休,当然,该补发的退休金一分都不少。
皇帝大人思索片刻,觉得好像是这么回事,既然王安自己不想干了,那他还强留人家干,实在是有点不厚道了,于是一道御旨让王安提前办理退休手续。
没了王安,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位置便空了下来,皇帝大人皱起了眉头,他还有很多的木匠活要做,司礼监那边没个可靠的人盯着,他怎么能安心的干木匠活,总不能让他自己处理公务吧,那他的木匠事业怎么办……
真是知我者谓我心忧,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