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隶属东胡鲜卑山王庭的一支,嬴秦东进之时,中原七国大战全面爆发,无暇北狩,匈奴人崛起,不可复制,故始皇修长城以拒之,那时匈奴冒顿单于鸣镝弑父,西逐月氏,南困沛公,东侵柳河儃胡,故东胡一支迁往幽州以北千里外的乌延山,遂以山名为纛号,望西称臣,拜匈奴为宗主,到冒顿之孙伊稚邪单于时,每年向匈奴上供牲口,皮毛不可计数,东汉初年,乌匈联军侵袭北疆,汉光武建武二十二年,适逢匈奴内乱,又遇酷暑蝗災,天庭秘密出使乌桓别部大人郝丹,许以金帛粮草无数,长途奔袭,夹攻匈奴,大败匈奴漠南一部,从此不足为患也,又建武二十五年,郝丹等辽西渠帅数十人来朝,上贡良马,野牛,虎豹,貂皮,以及乐奴夷姬无数,故后世边民与乌桓倒也相安无事,这王欣鹿正是当年乌桓大人郝丹带来的乐奴夷姬的后人,东方详述大师生平,不厌其烦
梓语乃阡云岫七星内史之首,湮通仙家各派秘史,对北方各族有些生疏,不过对仙家而言,虽万里之遥,异族故事,都是吾家担当,攸关天下道义,兴亡宏旨,倒也颇有兴味,微笑谛听
话说后来云中侯元崇辅佐宗室之子,幽王焉倫,参与尨胤角逐、觊觎禹鼎
传说夏禹以九牧之金铸鼎,上铸万物,使民知何物为善,何物为恶,乃东方大陆煌煌天命之信物,传承至太昊延?朝,藏於上京郊外的白虎观
左传宣公三年载,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
说的是夏代适逢有德之君,遣使描绘远方各种奇异瑞象,以九州进贡的金属铸成九鼎,将所画之图象铸在鼎上反映天意,鼎上各种俱备,教示百姓识别神、邪,从此百姓进入江河湖泊、深山老林,不怕碰到不驯服的恶类,譬如山精水怪之妖,辄远远辟易乎哉
也是天子暗弱、牝鷄司晨、令出外戚,天下议论纷纷、终于导致分封九州的诸侯王逐鹿中原、自相残杀
当朝靳太后辄拜凉州参弈侯虞湛为征讨大将軍,领兵讨伐,那虞湛实是英明神武,法术高强,虽仅有区区五万甲兵,竟在河东一个叫巨鹿的丘陵地带大败元崇联军、生擒元崇,倒是元崇的儿郎,元仲浦自领幽州十余万户迁徙到辽西大凌河流域,他与乌延山旌帐大人檀顿乃是结拜弟兄、互为犄角,虞湛毕竟人马有限、粮草未济,故就地驻扎、屯田储备、以待来年
那虞湛,真是通天彻地之能,应是出自昆仑山的人物,一部西溟化天功,实已登峰造极,宇内无出其右焉
又明年,大内总管虞尙亲领十万天兵东征乌桓,一路势如破竹、节节突破,竟把元仲浦困在柳河孤城中,直到乌桓檀顿的使者前来,奉上礼物、归附朝廷,鹤族大軍这才凯旋而归
你为甚如此清楚
因为当时我师父就在柳城
啊,尊师景陀先生
吾家恩师与那元仲浦乃是早年在上京游学时的故友,听闻元家兵败,便一路护送元氏北迁,来到大凌河南岸,在此休养生息,放马南山
元仲浦,似乎是东海鸢翾客门下修士,不知他法术如何
法术平平,不过智深勇沉,谋略决断,也是雄主之慨
尊师妙通音律,想是访到了乐圣行藏
柳叶明鉴,那是一见如故,吾恩师在扶余寻到了康峻先生,正好他和欣鹿的长子出生不久,便请我师父为他取一个名字,说是也沾一点天山的仙气,后来我师父在扶余盘桓数月,时时与先生把酒啸歌,意笃尽欢,也是先生与我师父说起,浩劫将至,务须守护帝国灵魂栖息之所,以为后世存一玦延续炎黄血脉的火种
扶余,白山黑水之城邦也,慕我天朝文统,正是乐圣最好的栖息之所
二人言说之间,已是月上中庭,星光满天
东方辞过柳叶,径上后山一个岩穴之中休憩,一穴一庐,对峙清安
如是一连数天,二人渔猎间隙,起始复原昆仑颂,上阕
柳叶化生坤元,修缮玉体之余,便欲生火做饭,采樵访菌,东方坚拒其涉杂役,说是煌煌柳叶,琴家素手,岂可落此粗鄙俗务,自行把一切家务包揽下来,将柳叶伺候的舒舒服服,以便安心静养,复原神曲
最妙的是,对面东坡之上,倒真有几陇菜田,桐花,肥韭,莱菔,树蘑应有尽有,色彩缤纷,东方时时采撷,巧法烹饪,化身名厨身段,次第上菜
一日品评美食之余,梓语若有所思
东方收拾碗筷
昆仑谣已然大致复原,俩人初窥天界琼光
东方,梓语蓦地唤一声
东方耳提面命
这也许就是开启那道门的咒语
东方莫名其妙,抓耳挠腮
我看见了一道天幕之光,照亮了一个所在,不在昆仑,不在冈底斯山,似乎在,更远的西方一位圣哲栖居之所
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