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农皇的四个女儿
这山半截插在云彩里,四面是刀切崖,崖上挂着瀑布,长着青苔,溜光水滑,看来没有登天的梯子是上不去的。臣民们又劝他“算了吧,还是趁早回去。”
“不能回去。你们忘记了我们的使命吗?你们难道忍心看着老百姓们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吗?我们怎么能回去呢?”神农再一次摇摇头坚决地拒绝了大臣们。
看到部下都面露难色,神农只好让他们回去:“你们回去吧,让我一个人来尝尝这些植物吧。”
“只要您不回去,我们就不回去。”神农的部下个个都摇头,不肯作舍弃首领而离开。
“谁也再不许和我说这样的话,要不然,我会对你们进行惩罚。”神农发怒了,严厉地说完后,又开始耐心地劝说:“你们想在这里找死吗?我是神的儿子,而且我从小和植物打交道,比你们更懂它们。现在我命令你们必须回去。我吃了有毒的东西可能不会死,但你们吃了一定会死的,我们的部落还需要人管理,族人们少不得你们。我不久就会回来一趟的,你们都回去吧。”
于是他打发走部下后,背着一个篓子,找了根棍子做仪仗,带着他的像狮子一样的伙伴——狮子狗上路了。
神农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把当地的植物尝一个遍,并把它们的属性都详细记载下来:哪些草是苦的,哪些是甜的,哪些是热的,哪些是凉的,哪些能充饥,哪些能医病,都写得清清楚楚。
有一次,他把一棵草放到嘴里一尝,霎时天旋地转,一头栽倒,人们发现他时,已经不会说话了。
“农皇,您说话呀。”人们焦急地喊道,“我们应该怎么办?”
神农无力地用眼神看了看众人一眼,用最后一点力气,指着面前一棵红亮亮的灵芝草,又指指自己的嘴巴。
人们慌忙把那红灵芝放到嘴里嚼嚼,喂到他嘴里。神农吃了灵芝草,毒气解了,头不昏了,会说话了。从此,人们都说灵芝草能起死回生。
“您这样尝草,太危险了,您还是下山回去吧。”人们都担心地劝阻神农。
“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可是他只是又摇摇头。说罢,他又毅然接着尝百草。他尝完一山花草,又到另一山去尝。
神农走遍了黄河两岸和大江南北的山山水水,其中他尝出了三百六十五种草药,后人把它整理成了一本《神农本草》。这本书成为了中医的经典之作,是后来人们学习中医和行医之人必备的一本书,也为我们的医学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由于神农对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且几乎统一了中原的南部,下辖几百个小部落,具有了“皇”的级别,所以人们把他尊称为“农皇”,与伏羲女娲并称为远古三皇。同时,他的孩子们也因为有这个伟大的父亲而闻名古今。
神农生了四个女儿,每个人都有一段美丽浪漫的故事,她们都没有陪伴神农到老,在很早的时候就离开了父亲。
神农的大女儿,被称为“炎帝少女”。
“炎帝少女”有一日游历到蔡阳在湖畔小憩,梦到了赤龙卸下角伏身而来。之后不久她就慕名来到襄阳,居住在小朱山岩洞中,追随赤松子修仙,最终两人在朱山赤松神坡升仙得道而去。
神农的二女儿“帝女”见姐姐少女跟随赤松子成仙了,就自己开始修行。后修炼成仙,化为白鹊,在南洋愕山桑树上做巢。炎帝见爱女变成这模样,心里很难过,叫她下树,她就是不肯。于是神农用火烧树,逼她下地。帝女在火中焚化升天。这棵大树就被命名为“帝女桑”。
三女儿瑶姬小姐,是一个非常漂亮而多情的姑娘。可是不幸得很,她刚刚活到该出嫁的年龄,就早夭了。
她死后,被埋葬在巫山的南面,她的精魂就去了瑶姑之山,化作了一株瑶草。这种草长得重重叠叠的,非常茂盛,开着黄色的花,结的果子像菟丝果一样,据说谁若是有幸吃了它,就会被人宠爱。天帝伏羲很同情这个不幸的少女,就封她做了长江边上巫山的云雨之神。她早晨化作一片绚丽的朝云,在幽山峡谷之间自由自在地飘浮着,晚上又化成一阵潇潇暮雨,似乎在对着山山水水泣诉自己的无穷哀怨。
神农最小的女儿,名叫女娃,是他最钟爱的女儿。
神农不在家时,女娃便独自玩耍,她非常想让父亲带她出去,到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去看一看。可是父亲忙于公事,总是不带她去。这一天,女娃便一个人驾着一只小船向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划去。不幸的是,海上起了风暴,像山一样的海浪把小船打翻了,女娃被无情的大海吞没了,永远回不来了。
女娃死了,她的精魂化作了一只小鸟,花脑袋,白嘴壳,红脚爪,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所以,人们又叫此鸟为“精卫”。
精卫痛恨无情的大海夺去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要报仇雪恨。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