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偶像天团出身的艺人虽然沉沦的更多,但也有一些实实在在也靠磨练实力出头了。
比如曾经大概三十年前港城的偶像天团旭日升天团,当年四个年轻人浦一出道就大红大紫,后来也曾被很多前辈指责现场唱功没基础业余什么的,参演电影电视也被灌以各种票房毒药,面瘫等称号。
团里有两个团员早已经默默无闻了,但还有两个团员,文厚和温永华历经磨难一路努力,现在一个成了老牌影帝,一个可以说算得上乐坛老牌天王之一了。
他们算是最早的一批偶像天团了,自己也不讳言偶像天团的出身。
甚至人们也喜欢他们这种从出道只能靠脸靠包装后来经过不断努力不断充电勇攀巅峰的励志故事。
可这样的故事能有多少呢,一旦很容易轻松得到的,就懒得再为此多付出了。
还比如前段时间靠一部电视剧一举被人们认为从流量偶像向真正的演员开始转变的万里经纪的艺人郑晓东。
简陆音去万里经纪时还曾经大门口看到有他的应援粉丝。
虽然是同样的粉丝应援,但粉丝和路人的心情也许都改变了。
粉丝因为偶像的优秀有底气了。
路人至少也不会再在心里鄙夷这些粉丝的无脑。
现在人们提起偶像天团,流量偶像总一副靠刷脸的不屑感。
其实深究起来,可能人们鄙视的只是只靠刷脸炒作赚快钱的流量偶像。
整天瞎几把乱搞,就不干正事。
而那些也在努力打磨演技打磨唱功钻研创作苦练舞蹈的年轻人实在不该被算进去了。
外貌本来就是一种资本资源,哪怕如简陆音,即使《蜗牛》这首歌创作再好,也依然会有人可能先是颜粉才进而关注他音乐。
但如果仅握着这一个资本就想在娱乐圈搅动风云,难。
太容易让路人心生恶感。
而这样的年轻人现在娱乐圈太多,也难免增加了流量偶像、偶像天团这些名词的原罪。
只能说陈歌这个W博算是很多人的心声,同样也引起很多非议。
有人支持,有人反对,有人也一样提出要辩证的看这个问题。
简陆音的W博下面同样有不少人在问简陆音怎么看这个问题。
能怎么看?
大浪淘沙。
努力的人不一定能留下。
不努力的人却肯定会被海浪冲走。
就像彩虹天团里,不管私下真实人品如何,宗森至少在努力付出,增强自己的实力和筹码。
其他团员如果不奋起直追,只纠结于团内争斗,早晚也会被喜新厌旧的人淘汰出局。
就像两方人手上积攒的筹码,如果到差距过大的那一天,也许连再出现在同一张牌桌上的机会都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