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五章 顺藤摸瓜  侠谋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道之事。”皇上话锋一转继续说道:“但是那天的事,众人亲眼所见,刺客的招供众臣也都听到了,确是辰落派刺客入宫刺杀。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依古徐法令,行刺者当斩。朕念你为古徐征战多年,且辰家就只剩下这一苗根,朕就饶了他,你与辰落回乡修养吧。”

众人都怔住了,没想到这么大的一件事这么快就见了分晓,像是商量好的一样。可事情并不这么简单,辰懿的卸任,是军队的动荡,甚至会引来军队的大换血,别国的趁虚而入。

王显首先跪倒,大声说道:“皇上圣明。”众臣也急忙跪倒,随声附和。

左侧首位的丞相站出说道:“请皇上三思。上将军统帅军队多年,别国都忌惮上将军而不敢妄动。倘若上将军解甲回乡,臣怕别国会趁机来犯,挑起战争,伤损的是我国的国力和百姓啊。”

“丞相,你不必再说了,朕意已决。尽然已经征战沙场多年,且在军队中历练多时,足可以独当一面。古北刚刚和亲,不敢异动。古蜀和古越一仗已是元气大伤,无力来犯。至于古越,秋文谦那个糟老头子早已躺在床上动弹不得,已是自顾不暇了。再说上将军已经年迈,也该享享清福了。”皇上假惺惺的说道。

“可是皇上,大皇子年纪尚轻,经验不足,能否…”

“爱卿,”皇上打断了丞相的话,“不必多言。”

丞相只好退到一边,众臣见丞相都无力争辩,便都默不出声。

辰懿看看四周,再看看龙椅上皇上得意的神情,朗声笑道:“皇上,莫非真要臣鱼死网破!”

皇上顿时警惕了起来,四周的御林军也将手按在了剑柄上,已是剑拔弩张、千钧一发之际了。殿内的大臣,胆小点儿的腿已经开始瑟瑟发抖了,古往今来,臣下造反在大殿内血拼的事情发生的太多了,冲进来造反的士兵可不会管你是什么官职。

“辰懿,你要干什么?!”皇上厉声问道。

辰懿拿起剑来,摸了摸剑柄上的窟窿说道:“皇上,老臣有一事不明。”

“讲。”皇上按捺住心中的忐忑说道。

“您是怎么确定那刺客就是辰落派来的?!”辰懿眯着眼睛,戏谑地问道。

皇上的心陡然提了起来,说道:“废话。当时众大臣都在场,都听到了那刺客说是辰落派来刺杀驸马的。”

“哦,仅凭那刺客一面之辞吗?现如今刺客已死无对证,而您又将这么大的罪盖在辰家头上,皇上您是不是也太心急了点儿?!”辰懿冷声道。

“难道你是说朕诬陷你!笑话,朕堂堂一国之君,岂会干这种鸡鸣狗盗之事!”皇上皱眉道。

“哦?”辰懿满不在乎地笑笑,接着道:“那就容臣分辨一二,毕竟辰家一世英名不能毁在这种事上。”

众臣都咽了一口唾沫,看来此事定有隐情。

“好,辰将军,铁证如山,我看你如何颠倒黑白!”

“且慢啊皇上,谁是谁非怎么这么早下定论呢,您就这么确定我是黑,您是白啊。”

皇上心中忐忑不已,看来此事没这么顺利。“辰将军,你有什么证据,到说说看,别给满朝文武打哑谜了。”

辰懿提起剑来环顾四周,复又立在地上,看着坐在上位的皇帝,一字一句的说道:“我辰家为国征战四十载,三个儿子尽数为国捐躯,老了老了只剩我们爷孙俩。而今出了这档子事,怕是连我辰家最后的血脉都要保不住。”众大臣看着上将军斑白的鬓发和略微佝偻的身躯,再看看那宝剑上的黑洞,不自觉都轻声哀叹。

皇上一见此景,满朝文武对辰懿都起了同情之心,暗道不好,朗声说道:“爱卿有什么证据尽数拿出,若真有隐情,朕自当秉公处理。”

辰懿清了清嗓子道:“臣请皇上允许将当日暴毙身亡的刺客尸体抬入殿中,到时自有分晓。”

皇上虽心有忧虑,但看殿中百官目光灼灼,不好驳了这个要求,就朝陈昂点了点头,陈昂命人将尸首抬入殿中。尸首因中毒已经发黑,伴随着阵阵恶臭,身上已经有多处腐烂。不少大臣已经开始干呕掩鼻,静待上将军陈词。

“爱卿,尸首已经抬上来了,证据在哪?”皇上说道。

辰懿上前一步道:“臣请皇上允许丞相与臣共观之,做个见证。”皇上挥挥手表示应允。

丞相跟随辰懿来到尸首旁蹲下,见辰懿从袖中掏出一根长木夹,掰开尸首的嘴,夹住舌头向上,辰懿道:“丞相可曾看到舌下有一字?”

众人屏息观之,心中疑惑更甚。丞相探头查看,道:“确有一字。”

辰懿道:“可否请丞相呈禀圣上。”

丞相大声道:“启禀皇上,刺客舌下有一字,为‘风’。”

满朝皆惊,无人可发一言。

皇上惊疑更甚,转头对陈昂道:“你去看看。”陈昂下来查看,对皇上默默点了点头。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