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 (3) 茫然  五星连云诀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才赶紧上前行礼。

陈璒拜道:“南阳草民陈璒,参见太子殿下。”

慕容傕目光平和,嘴角带笑,问到:“你今日是为玉阳真人而来?”

陈璒不敢抬头:“回殿下,小民突然想到自己有三篇文章,是玉阳真人最为器重之人,也是在下前些日子讲的名叫郑天乘的,依照前朝先贤的手稿所写,此乃当世孤本,小民不敢独享,今日献于殿下!”

陈璒说完,将手中所捧的包裹打开,一人上前拿过三册简单的手稿后,为太子呈上。

慕容傕听完眼放精光,伸手翻看了片刻后,突然坐起,走到旁边的一张大台前手捧书稿仔细阅读起来,以至于他忘乎所以,完全忽略了旁边还有一位郡王和陈璒的存在。

直至过了许久,他才意识过来,慕容傕道:“我记得听你说过,你也曾受教于玉阳真人,并和这文稿作者关系甚密,才华也定不会差,今日你就不妨畅谈,即便有误本王也不怪你。”

陈璒当下拜倒说:“我虽是自幼读书,也曾听教于玉阳真人座下,但本人才疏学浅,根本比不了这文中作者。今日献书,是因为前些日子万幸,得以参见殿下天颜,陈璒感殿下有匡扶天下之雄心,故投书以报,以助殿下一点微博之力。”

慕容傕大笑,说道:“你快起来,这文中所言,进退失据一段,你可有听过作者如何论断吗?”

陈璒起身点头,回答道:“作者与我也曾谈过几次,那小民就斗胆,在此将之前所谈,大致总结一二。”

在得到肯定后,陈璒才慢慢说道:“儒家以中正为用,其体用不偏不倚,不刚不柔,不左不右,不进不退,治乎于自然,可谓之守中。圣人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然当今百年间,天下不治,偏颇也!德治者少,法治者亦少,正始起,天下风流名士,汇集河洛,大开清谈玄学之风,失激昂而重浮华,轻天下而不顾,乃至于此后数十年间司马氏以神奸之手行扭转乾坤之事,以至高才者沉沦,庸者显赫,神州陆沉。天成曾论此说,‘常道行于百事,权宜用于一时,’魏人恒范也曾早早预言有说:‘夫治国之本有二,刑也德也,二者相须而行,相待而成也。天以阴阳成岁,人以刑德成治,故虽圣人为政,不能偏用也。任德多,用刑少者,五帝三王也,杖刑多,任德少者,五霸也,纯用刑,强而亡者,秦也。’而今大燕所处,天下之中,正可谓天道寄于大燕,天下可治也!”

陈璒慷慨激昂,一口气说完这么一大段,那是因为他来之前有过准备的,他本来学识也不是太差,再加上这两天做足了功课,所以话音刚落,太子和郡王双双点头,慕容傕道:“好一个天道寄于大燕,这德法兼治,我听明白了。只是可惜我无缘见到玉阳真人师徒,陈璒你这一番论述,更加令我对二位仙人神往。”

陈璒拱手致谢,回答道:“可惜天妒英才,这位郑公子,未能躲过那日的大火。”

陈璒又一次提到大火,那郡王慕容炜此刻说:“上次听你说过,你这朋友此次后像是消失了一般,就如同那玉阳真人一样,也是无故消失?”

陈璒不知道怎么回答,只能点头说是,慕容炜又说:“陈璒,我与你昨日也谈论蛮久,感觉你是个有用之才,方才殿下问你的问题,你也回答的不错,如今天下仍旧动荡,你可愿为殿下效力?”

陈璒听了,不假思索的就拱手道:“小民陈璒,当然愿意,我愿以殿下马首是瞻!”

太子和身边的郡王一同大笑,太子问:“你志向何在?”

陈璒回答:“小民愿听从殿下安排!”

太子大笑,说道:“如此的话,我打算先找人举荐你去邺城西郊的稽山,此处的武城县尉一职还有空缺,你可嫌官职小?”

陈璒拱手道:“小民不嫌弃。”

太子起身,过了片刻才说:“小小县尉,总之是过渡之职,也是有意让你去历练一番,你可明白?”

陈璒听到此言,立刻大声的说声明白,然后拱手又是拜谢。

却说那任义失踪后,陈乔安排了几路人马去追。这帮人先是沿着当日大街上挨家挨户询问,终于在城内几处都问到了一点线索:事发当日,有一个胖胖的人骑了一匹黑色的铃铛马出了城,众人一听都说是了,于是赶紧往前就追。

直至出了城,一直追到一个大岔路口,众人就分开几拨,各自往前询问查找。果然其中的一路,又问到了体貌和马匹都吻合的骑马人,那几人一路追下去,结果这路竟然是朝着向西的方向去了,几个人便一直往前,不知不觉就追赶了两天。

这天中午几人商量说,这任义是从洛阳来的没错,如果逃跑不会傻到再回到洛阳吧,另外几人说,管他去哪个方向,只要能打听到就继续追。几人又继续往前,一路上都问到了有个骑铃铛黑马的人,拿了个大包袱,众人不敢停歇,一直追到一个小小的集市。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