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三章 金步摇对玉条脱,白头翁和苍耳子。  十方英雄传之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之感。

“还别说,天生我材必有用,添词对课可以说是信手拈来,好像老天生下我就是专门干这事的。不如你们试试我,我还没有被人难住过呢。”别人越恭维推崇,越发得谦虚谨慎,他却越来劲逞能,弄得和尚师徒进退维谷。

还是由徒弟出一对子,“我忽然想起白老的《长恨歌》的一句,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就以金步摇为题吧。”

大家饶有兴致地看着这骄傲的人儿,温庭筠低头喑声稍加思量,脱口而出续道:“你以女人的发饰为题,我就对玉镯子玉条脱”,对得工整甚妙。

那徒弟很是欣赏,他看见墙角晾晒的药材,又出一句“白头翁”。

温庭筠略微蹙眉凝视窗外,冥思苦想绞尽脑汁,良久才舒展开去,自信地对得“苍耳子”。

众人拊掌美誉道:“大才子呀!”那徒弟的钦佩之情溢于言表。

可庭筠的脸上却有不快之意,题出得过于难了,“嗯,我是什么大才子呦,您可是大才子啊,您出的题我差点没答上来。看阁下玉树临风,才貌双全,有世家贵胄之气,敢问您是长史司马之流的大官吧?”言语间夹杂着挑衅的味道。

“不是。”那徒弟诧异地愣住了,不懂他问话的用意。

温庭筠挑高声调又问:“您莫非就是那些县尉、主簿之类的人喽?”

对方更是一脸茫然地回答:“都不是。”

“敢问阁下,您是做什么的?”见对方多时未回答,庭筠面露不屑地追问,“您究竟是做什么的呀?”

坐在一旁未曾发言的段成式看态势不好,赶忙打圆场插话说:“这位兄弟也不是外人,是仇公武仇公公家的食客,仇公公和神策左军中尉马元贽又是铁杆哥们,这位兄弟不可小觑。他不入仕不经商,闲暇时买买金鱼。但论文采可比不得温老弟你,你才是当今空前绝后的大才子啊。”说完段成式悄悄地向那人挤了挤眼睛。

“市井贵胄啊!您怎不早说?”听到同伴的恭维,温庭筠的脸色与语气缓和了不少。

“尚书郎,外面下雪啦,屋子准备妥当了,请就寝吧。”宋威进来禀告。

段成式和温庭筠施礼告辞,庭筠边往外走边埋怨道:“段兄呀,你干嘛不早说,他怎么说还是个卖金鱼的,读了几天书,装什么鹰?长的倒是肥头大耳,像模像样的……”

这旁若无人地讥讽冷语,传入那徒弟耳里甚是刺耳,他不禁紧皱双眉与其他两个朋友交换着眼神。

一夜无话,第二天大家都起得很早,陆续来到屋前空地,四野是银装素裹,分外妖娆,仰望长空如水洗过一般的蔚蓝澄清。

只见那和尚正在井台前打拳晨练,徒弟在一旁认认真真地模仿着。

“禅师、王叔,早啊!”义方用井水洗了把脸。

“义方,你们这就要上路啦?”和尚停下架势问他。

义方点点头,“王叔,你要在这里多住几天吗?”

“是呀,我陪师父住几天,相遇不易呀。”徒弟肯定地说。

和尚补充道:“明天我们要搬到山上上院去住,那里更是古朴幽静,琼俊还要去看看悟真竹。”

段成式和温庭筠走过来与禅师辞行,以表达雨夜留宿的感激之情,众人已经整理好车辆,在清脆的马鞭声中松缰的辕马颠起小步,拉起大车骨碌碌地向西而去。

坐在轩车里的温庭筠在缕缕晨风里不似先前的浑浑噩噩,精神焕发地对义方讲:“这商山古道从上都至荆南,为秦楚咽喉,仅次于长安到开封的大驿路。当年战国时期的谋略家张仪就穿梭于此道,周旋于秦楚之间。前面就是商鞅因破魏有功所受的商邑封地,丹江南岸是商山,秦末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鹿里先生周术和绮里季吴实四位博士,为躲避焚书坑儒隐居于此。汉高祖刘邦的十万大军长驱直入关中,大战蓝田,得咸阳,受玉玺,也是走的这里。白翁有诗形容‘高高此山顶,四望惟烟云。下有一条路,通达楚与秦’。不夸张地说,这条路两旁每一处都有历史典故。”

庭筠眼望窗外的山山水水,不觉诗意大发,吟出新作道,“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