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九章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十方英雄传之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兄台,听你的口音是浙西人吧?”

“噢,听出来了,我是苏州人。小兄弟,我这口音这几年改了不少了。看你是北方人,怎么对苏州这般熟悉呀?”魁梧的将官好生意外地看着义方。

“我虽是长在泰山,可师母家是苏州的,听你的语调很是亲切。”

“是这样啊。我原来是苏州陆翱府上的家役,后来进京经老御史陆宾虞的推荐入了神策军,我这辈子就认个死理,靠谁不如靠自己,真真实实地做人,干好每一件事,我是个小老百姓,想靠也没的靠。就像义玄师父跟我说的做人要有自信,莫向外觅,相信自己就是佛。”

义方比他还要意外,“兄台,你认识义玄师兄?”

张璘听义方这么问,知道他是跟和尚熟悉的,“听你这话也认得义玄禅师?不错,几年前我们是同船从苏州来京,相识相知的,禅师那可是大德高僧啊,有修为,有志向,我看他必将成就一番事业。他说是去泰山接个孩子,是护国公秦琼后人的徒弟。”

“对呀!师兄奉希运大师的吩咐去泰山,接的是我啊。”

“是吗?你看看这世界有多小,说来说去又说到一起去了。”高骈再次感叹着。

义方笑着起身告辞,进里间找光王李怡去了。

“宋兄,还是来我们神策军吧。南衙十六卫已是明日黄花,江河日下了,时下均田制遭到破坏,府兵制土崩瓦解,土地全都集中在豪强大族手里,搞得百姓流离失所,府兵无处可招。德宗时宰相杨炎推行两税法就证明了这一点,你们十六卫,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左右监门卫和左右千牛卫,已今非昔比毫无战斗力,徒有虚名,仅为仪饰之用。”

“嗨。”宋威长叹连声,“高老弟,我们相识一年多了,你还不懂我的心吗?恋旧啊!装备、待遇、名气、就连这衣裳的质地都不如北衙禁军的好,但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右武卫虽说大不如前了,只能做些表面文章,壮壮声势罢了,可我舍不得离开它。你们神策军原为哥舒翰将军在西北创建的戍边军队,吐蕃进犯长安时由宦官观军容使鱼朝恩率军保卫东逃陕州的代宗,因护驾有功成为禁军的一支,经多年打造凌驾于左右羽林、龙武、神武北衙六军之上。我清楚去神策军必定是大有作为,前程似锦,可我自知没有与统军太监相处的本事。”其余的三个朋友点头表示理解。

高骈沉思后说:“不瞒宋兄,我也有离开京城去边疆历练历练的想法,不能像金丝雀蜗居在笼子里浪费光阴。据我看这世道不安生啊,官吏贪腐,苛捐杂税,横征暴掠,民不聊生;再加上蕃镇作大,任意妄为,蔑视朝廷,相互勾结;还有吐蕃、南诏、党项之蛮夷蠢蠢欲动,早早晚晚是要祸害天下的。到那时正是有志男儿为国报效的大好时机。”

宋校尉也有同感地说:“是呀,国家衰退,政体不振,到处是怨忿疾苦之声,我辈应敢于力挽狂澜,为皇上分忧,东汉伏波将军马援有一句名言‘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久未开口的小将军梁缵被宋威的慷慨陈词所感染,大声地诵着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四个人不约而同地向楼外放眼望去,望着纷飞的雪花,只听高骈振振有词,“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岐。”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