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压住火气,略有感动地弯下身子,双手扶起地上的老人,“公孙先生,不必如此,公孙家的忠诚不容置疑。好吧,快去准备船只,我们即刻北上。”
“非也,非也。”金风庄庄主包可为直抒己见地大声阻止道,“主上,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公孙望北,江湖人称‘俯视天下,危及床帷’。没有他不知道的消息,没有瞒得过他的秘密。他今日千里奔来,苦口婆心地规劝主上,您怎么就置若罔闻、一意孤行呢?您若落入奸佞之徒的圈套里,损失的不仅是您自己,更毁掉了咱大燕复国的千秋大业呀!“
正当慕容台低头犹豫时,从上风上水的河面上急驶而来一条小船,船头迎风屹立一人,白头黑面,颌下一部银色美髯,墨色束发带勒住前额,英雄大氅随风鼓舞。箭打般转眼即到岸边,脚尖轻点一纵离舟,跃起身形立于近前。
“呼延老英雄好!”
“呼延寨主,您来了!”
众英雄齐上前去问好行礼。
慕容台也躬身施礼,“岳父,你老怎么来了?”
老英雄哈哈大笑,拱手还礼,“大家好啊!”他向女婿问道,“台儿,你这是回姑苏啊,还是去辽东啊?”
慕容台恭敬的回答:“孩儿已经下定决心回归北地,团结鲜卑各部光复大燕。”
老英雄捋髯柔和地问:“就没人劝阻你吗?”
“有,公孙先生刚刚阻拦我呢。”他将刚才的对话重述了一遍。
“糊涂啊,台儿,你糊涂啊!冲动是魔鬼呀,我想告诉你的也正是公孙望北所说的。老夫今天专程从淄州五松山南来,就是要阻止你姿意妄为,贸然行事,倘若北归,凶多吉少啊,你想重走史思明大燕皇帝的老路吗?”
看女婿还在举棋不定,老爷子生起气来训斥他,“慕容台!公孙望北是皇亲国戚,其老祖公孙五楼统领朝纲,还有托孤护主之功,他能坑你吗?我,呼延简,家族世代耿直赤诚,上自前赵镇东将军呼延谟惨死在石虎刀下,家族散落。到义士呼延平解救公孙太皇太后、段太后和末帝慕容超,还把女儿嫁给了末帝,可谓倾肝沥胆。几百年来,慕容和呼延两家多有姻亲,不分彼此,我又怎能看着自己的女婿往火坑里跳呢?”阐明利害,推心置腹,说得慕容台无话可说。
“这些全都是真的!”王弟大虔晃沉默良久了终于开口直言,“慕容先生,我可以清清楚楚地和你讲,我们此次南来就是要劝阻你北归的。你可以不相信我们,说我们都是为了私利蒙骗于你。可你看看这封密函,那上面钤于信封的契丹官印你可要看仔细了,这封信是八部盟主耶澜可汗遥辇屈戌写给大迭烈府夷离堇耶律匀德实的,看过其中的内容,你便会清楚呼延老英雄和公孙先生并没有说错,也清楚我们渤海国此次南来的用意啦,那契丹的险恶用心便一目了然了。”
他将信呈上,待后主读罢密函,慕容台仰天长叹,“知人知面不知心啊!大燕复国无望了。”
公孙望北劝解道:“主上,不必气馁,还是从长计议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机会总会有的。”家臣遗老们纷纷安慰着。
“回姑苏!”慕容台心思沉重地吩咐着。
“主上,这金刀您还是带回燕子坞吧!”公孙望北建议道。
慕容台苦笑着说:”还是遵照末帝的遗旨留在你那里吧,待兴兵复国时再归还于我。我当务之急是回参合庄苦练武功,不能受人劫持而无还手之力呀,我决心修得真功,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慕容台一行人向众人告辞后,寻船回苏州,公孙望北、呼延简也各回逍遥谷和五松山了。
主角走后,这出戏也到此告一段落。
那新罗将军郑年问励儿从何处来、要去往哪里?励儿如实回禀,是从许州潭家沟义父王金处去太湖看望大师兄的。
郑年面带喜色对他说:“正好,你替我给浣儿带句话,告诉她,她父亲身体安康,但十分想念她,让其尽早回家。”
高顺励急着赶路,与大家拜别,继续南下往太湖去了。
眼看郑年也要离开之际,张祜实在憋不住了,凑到郑年面前要问个明白,“郑将军,老夫想问问这次传信之人为什么偏偏选中我呢?”
郑年坦诚回答:“张老爷子,选中您,其一,因我义弟杜牧有诗相赞,说您为人极好,清高豁达;其二,是你在江湖中的威名,德高望重,又是南燕遗老之后;最重要的是您心眼实在,没有花花肠子。”
望着新罗人远去的背影,张祜暗自嘀咕着,“都怨杜牧那小子,胡乱说个什么,说这个品那个。自己整日里放荡不羁,人们背后都说你什么,‘年少多情杜牧之,风流仍作杜秋诗’。这新罗人也是,把话说得这么完美做什么?还不如直接说我没心眼,发夯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