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安顿好以后,李杰休息了一日,次日前往翰林院报道去了。
翰林院与六部、鸿胪寺等衙门都在东长安街上,临近玉河位于皇城边缘,位于大明门至承天门之间的皇城外城。
李杰穿上常服,常服就是官员日常工作时穿的衣服,翰林院编修秩正七品常服是青色的官服,胸口绣着鸂鶒朴子,带上乌纱帽和牙牌李杰便向着翰林院走去。
牙牌是在京官员参加朝参时用的,相当于通行证,牙牌皆以象牙制成,参加朝参的官员必须佩戴牙牌不然不给入内,不得借于他人,牙牌上刻有持牌人的官署职位等信息方便检查。
翰林是文翰如林的意思,掌制诰、史册、文翰、讲读经史、修撰国史等事,以考议制度,详正文书,是天子的顾问机构,除了讲读之外,更重要的职责便是参予机务,明成祖朱棣即位后,诏翰林官解缙等人直入文渊阁,内阁中的阁便指的便是文渊阁。
明太祖自胡惟庸谋反案之后废除了宰相制,由于日常事务太过繁杂,不得不通过其他人来分摊事务,作为天子近臣的翰林官自此地位直线上升。
李杰算是正式踏入大明朝的官场,来到翰林院已有吏员前去通知前导官,负责李杰的恰巧是修撰杨廷和,如今的杨廷和不过三十余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杨廷和对于李杰这位新科翰林也是十分好奇,同自己一样少年中举,而且中进士的年岁比自己还要小。
杨廷和看到李杰和善的点了点头,先是带着李杰拜过圣人祠即孔子的牌位,拜完后又去了西边的韩昌黎祠。
翰林院一共有三进,第一进是署堂,为七开间的厅堂,堂中设有大学士、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公座,西边五间厅堂为读讲厅,专供侍读、侍讲办公的地点,杨廷和带着李杰去的则是东边的编检厅。
编检厅是从六品修撰,正七品编修以及从七品检讨的办公地点,主要负责修史,至于想要在皇上面前刷脸,那是讲官才有的专利,正六品的侍读、侍讲称之为讲官,负责为天子经筵日讲。
李杰正好赶上了好时候,一般来说官员升迁需要经历考满,三年一考,一共考核三次,称职者提升官职,新皇帝登基之初会给前任皇帝修实录(先朝的事务记载),正好目前翰林院正在修宪宗实录,通常在实录编撰完成后参与的官员或多或少都会提升官职。
“你算是最晚一个到的了,钱福、刘存业二人前几日已经报道过了,这便是日后坐堂的地方了,先熟悉一下,待会我带你见掌院。”
掌院一般由侍读学士兼任,翰林院的正官翰林学士一般都是兼任,有正职工作不怎么来官署,如今的翰林院学士便是已经入阁的刘健兼任,现任掌院正是之前充任会试同考官的李东阳。
进入检讨厅,厅内其他翰林已经在值了,形制类似于后世的办公室,众人都在一起工作,每位翰林官的桌子上都堆满了书册,实录编撰起来费时费力,因为方方面面都有涉及到,因此往往查资料的时间比写作的时间要长。
伏案的众人闻声将目光投向了李杰,在座的众人对于李杰均是十分好奇,其中一人虽然掩饰的很好,但是李杰还是从他的目光中感觉到了一丝敌意,看来翰林院内部也不是一片净土,细想入朝以来也就得罪过刘吉而已,这位首辅的手伸的可真长。
杨廷和一边为他介绍目前的大致工作内容,一边手指一个榉木桌子:“这个位子以后便是你办公用的,笔墨纸砚等物品自会有官署属吏为你置办。
钱福看到李杰来了面露微笑,两人作为同年相比其他翰林关系还是要亲近几分。
“慎之,你可算来了,前两天我和可久还在讨论你什么时候能到,可久自莞城(东莞)返京路途可比你还要远,我们还担心你路上出了什么意外呢。”
李杰心想是出了意外,不过自己来迟了倒不是因为途中遇袭。
“此次返乡去了一趟新会,所以回返时间稍晚一些,你们可拜会过掌院?”
钱福点了点头,这时属吏来到李杰面前说道:“林编修,掌院大人唤你去正堂。”
李东阳本职工作乃是詹士府左春坊官员,然而目前孝宗还未有子嗣,朱厚照要到弘治四年方才降世,因此李东阳目前主要工作还是在翰林院,至于正官翰林学士刘健几乎不来官署,因此目前院中最大的话事人便是李东阳了。
李杰早在入职前便与李东阳熟识,林瀚同他是仕途好友,而且又是李杰会试时的房师,有了这两层关系在翰林院的日子想不好都难,刘吉想在李杰工作上搞什么幺蛾子怕是不可能的。
来到正堂,李东阳正坐在左手边的侍读学士专座上,李杰私底下虽然同李东阳关系很好,但是在公堂上还是毕恭毕敬的行了个礼。
“翰林院编修林平之拜见学士!”
李东阳微笑地点了点头,示意李杰坐下说话。
“慎之,想来你在报到之前亨大已经同你介绍过院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