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贿赂,后患无穷  春秋风云録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健在,只不过被扣押而已,随时都可能回来。有朝一日追究起来,后果难料。

破罐子破摔,这么做化被动为主动,并非一无是处,只是冤屈了许国,平白无故又被人攻打。

想法是好的,可惜晋国根本不吃那一套。

晋与楚,终于没有打起来。晋景公放归‘楚囚’钟仪,向楚共王传达了和平的愿望;楚共王也并非好战分子,冬季12月,派公子辰去晋国回访,表明了愿意重温旧好,与晋国缔结和平条约。

公元前581年春天,晋国派大臣籴(dí)伐去楚国,再次表明了和平的愿望。

但是,晋国却同时命令卫国伐郑。

一边想和平,另一边还时不时挑起争端。郑国人简直要疯了,还讲不讲理啊!这是要和平吗?为什么被欺负的总是我们?

再说郑国内部,公子班听说了公孙申要改立新君的计谋,就坡下驴,3月,突然立公子繻为国君。

公孙申那只是权宜之计,是做出来给晋国看的,是为了解救郑成公,并非真的要改立新君。公子班的做法,则是真的要改朝换代,等同于造反。

再说了,要改立新君,也该选郑成公的儿子。

公子班的举动,可把公孙申坑苦了。

4月,郑国人杀了公子繻,立郑成公的儿子髡顽为君,公子班不得不逃亡到许国。四年以后,郑成公随同晋国伐秦,公子班回国想发动政变,结果失败被杀。

此时的郑国,内部有些乱。

眼看郑国真的要改立新君,如果那样,羁押的郑成公就成了一个普通人,也没什么用处。

栾书说:“郑国改立新君,扣着一个匹夫也没啥好处。不如继续攻打郑国,然后顺势把郑成公送回去,以此结盟,还可以得到郑国。”

把郑成公放回去,起码还有点利用价值。

5月,晋景公生病,晋国立太子州蒲为国君,就是后来的晋厉公,汇合诸侯伐郑。

郑国人简直要被气爆了,有完没完啊!都要和平了,还要开战。他们恐怕要把栾书祖宗十八代骂个遍,欺负人没这么干的。

眼看郑国再次危机,这时郑国的贤臣子罕出面求和,把郑襄公庙里的一口大钟送给晋国,并派子驷做人质。晋国原本就是要送郑成公回国的,于是接受了礼物,放回郑成公。

一切并没有结束,郑成公回国后,不问青后皂白,讨伐提出立新君之人,斩杀公孙申。

一片好意,反而引火烧身。

郑国的内乱终于告一段落,虽然对晋国服软,心底却对晋国更加痛恨。

只因一念之差,生出许多事端,还差点把命丢了。贿赂,不是随便就可以收取的,后果,非常严重。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