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挑战(二)  春秋风云録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上军将士会认为:“战场之上,有备无患。如果他们真的激怒楚国,楚国人趁机偷袭,军队瞬间就会溃败。如果楚国没有恶意,撤除戒备来结盟,岂能损害友好?如果带着恶意而来,有了防备,也不会失败。即使诸侯相见,也应该提高警惕。”

作为中军佐的先毂,依然不屑一顾。

原本先毂抗命渡河,如果荀林父以军法惩处竖威,一切还来得及挽救。但他没什么主见,根本不敢打压先毂。在内部的几次争执中,《左传》没有记录他的任何发言,就跟庙里的土人木偶差不多。

元帅做到这个地步,就有点窝囊了,谁还服从?

士会看出荀林父无所作为,感觉战局危险。只好命令手下巩朔、韩穿,率领自己的上军,在敖山附近隐藏七队伏兵,防备万一。

还有一个人,提前做了预备,就是赵氏家族的赵婴。他预感到形势不妙,但人微言轻,也不多说,先在黄河边给自己准备好撤退的船只。这种为逃跑而做的打算,有利有弊。

元帅没有主见,内部各行其令,如此混乱,自始至终没有解决。

再说赵旃,与魏锜分别受命,各走各的路。潘党驱逐魏锜后,赵旃半夜到达楚军营地。先是铺张席子,悠闲地坐在楚军营门外,估计还要先喝点小酒壮胆;然后派自己的属下,摸黑混入楚营。

公元前597年6月14日,天蒙蒙亮的时候,赵旃被发现了。不知为何,也许是发现的太突然,楚庄王有点恼火;间谍进入军营都不知道,岂有此理?匆匆忙忙的,竟然坐着左广的指挥车,亲自去追赶赵旃。

顺便介绍一下,楚庄王的主力分为右广和左广。广,在这里是兵车的意思,每广十五辆战车,当然还要配备士兵。楚军规定,右广在早上鸡鸣的时候整装待发,日中的时候卸车休息;然后左广接替,直到晚上太阳落山。

这次战役,有个年轻人初出茅庐。其实也没怎么描述他,大家只要记住,他的名字叫养由基,是右广指挥车的车右(保镖)。

作为春秋第一射手,《左传》第一次提起他。

赵旃根本没想到,自己是来挑战的,只想挽回点颜面,也没有什么恶意。自己只有一个人啊!楚国一群人也就算了,怎么楚王也亲自追赶,有必要吗?太欺负人了。

他的勇气,他的骄傲,他的狂妄,瞬间全没了,只想着赶快驾车逃命。然而,身后跟着一群楚兵,紧追不舍,最后被追急了,赵旃丢掉战车,躲进一片树林里,楚庄王的车右屈荡继续追赶。

他的行为,留下了一个成语——弃车走林,比喻慌不择路,临阵脱逃。

这是要命啊!赵旃急中生智,想出了‘金蝉脱壳’的计策,把铠甲和战裙都脱了挂在树枝上,几乎光着身子,狼狈逃窜。这招挺管用,后来的古典小说中,常被应用,比如曹操的‘割须弃袍’。

自从魏锜、赵旃走后,晋国内部也担心他们惹怒楚军,所以派出兵车接应,恰好迎着楚军。

潘党远远望见尘土飞扬,以为晋国大军到来,急忙派战车前去报告楚庄王:“晋国大军来了。”

就这样,两人挑衅,一场大战,在混乱中上演。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