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两个人的较量  春秋风云録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碧玉投入黄河,祈求胜利。

12月初4日,秦军一股部队突袭晋国上军,占得一些便宜,也不恋战,打完就跑,颇有戎狄风格。

对于秦军的挑战,赵盾下令,严防死守,禁止追击。

军令如山,别人都遵守,没有追击,唯独赵穿,非常气愤。数万大军驻扎,被人偷袭却不敢追击,还是军人吗?是战士吗?有没有魄力?所以,他孤身一人驾车追击,结果没有追上。

回来后,看着上军的将士都悠然自在地等候,没有一点儿作战的气氛,赵穿非常愤怒,说道:“整天吃军粮,拿武器,敌人来了却不敢迎战,一群胆小鬼。”

因为他的身份特殊,别人也没跟他计较,既然元帅有令,必然另有计谋。

赵穿更加生气,说:“计谋计谋,就知道阴谋诡计,我要自己出战。”说完,真的率领自己的部下,勇敢地再次追击秦军。

一切,都在士会的算计之中。

赵穿是晋君的女婿,也是赵盾的族弟,如果被秦军捉住或者杀死,影响不好,回国后也没法交代。

他的一意孤行,打乱了赵盾的作战部署。

消息迅速传到赵盾那里,大战当前,他当机立断,说道:“如果秦军俘虏赵穿,就相当于俘虏了晋国的一个卿。秦国带着胜利回去,我如何回报晋国父老?”

这话,就是为救赵穿找借口,换作别人,必定军法从事。

于是,赵盾命令大军,全体出战。眼看一场血腥大战即将上演,结果两军刚一接触,还没有血流漂橹呢,就各自鸣金收兵。

不过在《史记》中,记载‘战于河曲,大败晋军’,多多少少,晋国还是吃了亏。

白天没有恶战成,到了晚上,秦国意外派使者来到晋军营寨下战书,并且很有气势地说:“我们两国国君的将士,还没有痛痛快快的打一仗,请明天在战场上相见。”

打仗谁怕谁,赵盾当然不能做缩头乌龟,你要战,那便战!

臾骈观察细致,使者走后,他对赵盾说:“那个使者眼神不安而声音失常,这是害怕我们,秦军恐怕要逃走了。我军趁着天黑偷袭秦军,一定可以打败他们。”

可见,臾骈此人观察细致入微,能被提拔为上军佐,并非浪得虚名。所以,前文说过,春秋的历史之中,有他一席之地。

战争嘛,就要运用计谋,不择手段去打败敌人。

这个重大军事决策,按理只能几位主帅和副帅清楚,连赵穿都没资格知晓。

下军佐胥甲,‘六卿’之一,被他父亲胥臣教傻了,不知道赵盾像夏天的太阳吗?他原本对赵盾的专权就有些不满,如今又要偷袭秦军,有没有道义?这种人怎么当上中军帅的?

于是,他竟然把这个重大的军事消息,透露给了赵穿。这么做,无非就是想借助赵穿的嘴,揭露赵盾的阴谋。毕竟,他俩都源自赵氏,是堂兄弟,你赵盾能惩罚赵穿吗?

这俩唬人,不顾后果,竟然堵住晋军营门,面对晋国士兵大声呼喊:“死伤的人还没有收集,就把他们丢弃,这是不仁;不等到约定的日期而把人逼到险地,这是无勇。我们不讲信义,就要偷袭秦军了!”

这几声呼喊,赶上大喇叭广播了,迅速传遍军营。

赵盾无论如何也没想到,如此军事机密,竟然被自己人大庭广众下散播开来。

秦军的间谍到处都是,不用费劲打探了,这一重大消息,很快就传到秦军高层的耳朵里,出于安全考虑,他们连夜撤走。不久,继续骚扰晋国,进入瑕地(今河南省灵宝市西北)。

没办法,赵盾只好取消原来的作战计划。

泄露军机是要付出代价的,放在今天就要送上军事法庭。赵盾当时没有惩罚他们,不过,这不等于永远逍遥法外,先记大过,留观后效。

公元前610年,距离‘河曲之战’过去了五年,赵盾开始秋后算账。

赵穿被送到郑国当人质,一者惩罚,再者也算为国效力。他是赵盾同宗,还是晋襄公的女婿,一切不过走个形式,给别人看看赵盾军纪严明,不徇私情。不久,赵穿就被调回来,重新委以重任。

他可是个关键人物,少不得,将来‘桃园之变’还有大用处。

胥甲就没那么幸运了,赵穿当人质没多久,胥甲的责任也被揪出来,直接放逐到卫国,从此再也没有回去。

违背领导的意志,没有强大的后台,是要付出代价的。唯一值得安慰的是,赵盾没有抛弃胥臣的功绩,任命胥甲的儿子胥克,担任下军佐。

不过,到了公元前601年秋,继任的中军帅郤缺,忘记了胥臣的举荐之恩,以胥克体弱多病为由,直接罢免,改由赵盾的儿子赵朔为下军佐,赵氏的势力更加强大。

胥氏与郤氏,从恩人成为仇敌,将来还要掀起一番血腥杀戮。

河曲之战,成了臾骈和士会较量的战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