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天道何在?  春秋风云録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危机,就要被活捉。

他满腔悲愤,挥鞭怒吼苍天:“如果让我成为俘虏,天道何在?”

据《史记》记载,秦穆公正在怒问苍天之时,让他吃惊的事情发生了:不远处突然冒出一群人,穿的形形色色破破烂烂,挥舞着各式武器,不顾性命的,拼死冲杀前来护卫。

哪里来的援军?这也不像天兵天将啊!

原来,当初秦穆公在岐山打猎,不小心丢失了几匹良马。在那个年代,一匹良马,比现在的一辆宝马车还有价值,至少不用加油,随处都能吃草喝水,绝对奢侈品。

结果,后来经过调查发现,那几匹马被三百多个‘野人’抓去,吃了烧烤。

秦国地处戎人聚居区,四周民风彪悍,根本不管什么天王老子、法令制度。眼看那几匹良马的无主,饥饿之下,抓来果腹。就跟后来的朱元璋杀牛一样,先吃饱再说。

这还了得,国君的马都敢偷吃,真是‘戎’性不改,无法无天。当地的官吏,立刻报告秦穆公,要把这群人抓来问斩。

作为一代明君,眼看马被吃,也很心疼,怎么挽救呢?

面对这既成事实,他显示出国君的气度,没有追究,反而说道:“君子不能因为牲畜的缘故而伤害人。我听说,吃了良马肉,如果不喝酒,会对身体有害。”

不仅赦免这群人的一切罪过,还派人赐给他们上等美酒,好像有功一样加以安慰。

对于秦穆公来说,只不过做了一件正确的事;对于这群‘野人’来说,意义却不一般。

这是恩,大恩。如果换做别的国君,他们早就被抓起来,集体砍头示众了。现在,不仅饶恕他们的性命,还赐给甘甜美酒,上哪儿找这样的好国君啊!

滴酒之恩,当涌泉相报,是人就应该明白这个道理。这件事,就在他们的心底扎了根,而且四处宣扬秦穆公的美德,他们时刻准备着——报恩。

比较一下,晋惠公真是枉为人君。

后来,这群野人听说晋惠公的忘恩负义之举,非常鄙视;再后来,听说秦穆公发兵伐晋,将与晋惠公在韩原决战,这三百多人积极参与,加入秦国大军。

现在看来,三百人不算多,那是因为现在的人太多了,多如牛毛。春秋时期的三百人,可不是个小数目,那时候人口少,各地都没完全开发,城市之间大多是荒郊野地,胆小鬼都不敢白天独行。

作战的时候,那三百多人发现秦穆公被包围,立刻高举兵器,像一群混世魔王,大呼小叫地冲了上去,不要命的死战。那真是以一当十,以十当百,绝对赶得上三千人的战斗力。他们如此拼命,目的只有一个——报答当年盗吃马肉,无罪被赦免的恩德。

几匹马,几坛酒,换来的是三百人舍命相报。不要看不起‘野人’,他们也有一颗感恩的心。如果说是他们挽救了秦穆公,不如说是秦穆公自己挽救了自己。

说句实在话,几匹马微不足道,但人品差距就大了。看看晋惠公的做法,身为国君,以实际行动把‘忘恩负义’四个字,诠释的淋漓尽致,人品连‘野人’都不如。

‘天道’何在?就在为政者的心坎里。只要施仁政,行大义,除暴虐,苍天会给你一个公道。

秦军奋力抵抗的时候,庆郑也及时出现,对韩简、梁由靡、虢射大喊了一句:“国君危险,快去救援。”

对于秦穆公来说,这句话真是救命稻草。韩简仨人一听,大吃一惊。如果国君被俘,再战下去将毫无意义。就好比下象棋,虽然车马炮齐全,将、帅死了,一盘棋就戛然而止。

仨人急忙驾驭战车,带着兵卒,前去救援晋惠公。

秦穆公转危为安,晋惠公可就没那么幸运了。庆郑刚走,秦国大军就围裹来,晋惠公身边的人奋力抵抗,无奈秦军太凶猛,他们恨透了晋惠公,就像一群西北恶狼,不要命的冲杀。

惊慌失措之下,晋惠公乖乖地当了俘虏。

韩简、梁由靡、虢射率人到达的时候,眼睁睁看着晋惠公被秦军簇拥着,成为阶下囚,押入秦军大营。

如果能抓住秦君,至少双方扯平,还能互换战俘。这下可好,既放过了秦穆公,又没能解救自己的晋惠公,两手空空,众人当时都懵了。

国君被擒,还有必要再打下去吗?没意义。晋国的大臣欲哭无泪,经过一番商议,纷纷放下武器,拔起营帐,披头散发的,主动投降秦军,陪着晋惠公当了俘虏。

一场大型战役,就这样突然结束。

晋惠公结局如何?请看下回。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