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曹卫复国 (三)卫成公回归  春秋风云録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鲁僖公很高兴,这件好人好事,必须做,不能让别人抢走。

于是,派遣能言善辩之人,给周襄王和晋文公分别赠送十双上等白璧,替卫成公求情。

仁以爱人,鲁国的做法,终于感动了晋文公。

他一看,鲁国都不抛弃亲近的诸侯,作为霸主,自己也不能太过分;而且卫国与晋国也是亲戚,卫成公被囚禁在京城一年多,已经受到应有的惩罚,得饶人处且饶人吧。

于是,晋文公把皮球踢给王室,请周襄王决定,也算给天子一个颜面。周襄王自然好说,他本来就不想杀死卫成公,立刻同意放人。

从此以后,晋国非常重视鲁国,派遣使者去鲁国聘问,规格要比其他诸侯的高出一等,送的礼物也比同等爵位的诸侯要好。

卫成公出狱的那一刻,非常激动,差点找人敲锣打鼓,点燃鞭炮,给他设计个超级庆祝仪式。

再后来,听说自己之所以获释,臧文仲起了很大作用,卫成公非常感激,真是发自肺腑的。为了表达谢意,他派人给臧文仲送去珍贵的礼物,什么礼物没记载,估计是流行的青铜器美玉一类。

臧文仲是圣人级别的人物,视金钱如粪土,如果收下礼物,那就成了贿赂,好像自己是为了贪图这些财物似的,名声有损。像他这类人,重视名誉高于一切,结果当然是原物奉还,并且回话:“外臣的话不越国境,不敢和您有交往。”

公元前630年秋季,卫成公终于获得自由。但是,国内已经有了新君,怎么回国呢?

现在,元咺辅助新君公子瑕,国家稳定,人民安居。作为卫成公同父异母的兄弟,公子瑕可不比叔武那么客气,不会把君位轻易让给他。

当时,卫国有两个大臣,一个叫周歂,一个叫冶廑,都是贪墨之辈。卫成公听说,这俩人想担任卿,但人品有缺,公子瑕并没有满足他们,所以心中不满,暗中口出怨言。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想当大官可以,也得看看自己是不是那块料,有没有那个命。

卫成公派了使者,暗中联络他俩,郑重许诺,只要能帮助自己返国即位,就让他俩当卿。

对于贪婪的人,收买他很容易,想要钱就给他钱,想要权就给权,必须竭力满足,这是贪婪者的最大弱点。当然,也要防止被这类人出卖,因为注重金钱权势的人,他们的字典里,永远没有诚信和道义。

面对如此梦寐以求的诱惑,周歂和冶廑立刻反水,站到卫成公的队伍里。

这可坑苦了元咺及公子瑕等人,只忙着防备外部的卫成公,根本没想到内部被收买。周歂和冶廑,突然发动内乱,杀死了元咺和公子瑕,另外被杀的还有公子瑕的弟弟子仪。

当了近两年国君,公子瑕并没有会盟诸侯,死后也没有谥号,《春秋》并没有把他当国君对待。但事实上,他确实在位一年多,这点不容改变。

公子瑕,成为第十五位被弑的国君。

以这种阴谋诡计回国,卫成公是没那智商的。一般认为,这是宁俞的计谋,是他给卫成公出的坏点子,但史书并没有明确记载。这件事,后世褒贬不一。

宁俞固然对卫成公忠诚,却导致卫国兄弟骨肉相残。

昔日卫国的急子与寿子,兄弟争死的感人事迹,都湮没在这些血雨腥风之中。

回国后,卫成公在太庙祭告列祖列宗:我回来了。

他的回归,周歂和冶廑立下汗马功劳。卫成公也很守信,按照约定,答应让这两位当卿。这是等价交换,双方各取所需。

周歂和冶廑,穿好卿的朝服,容光焕发,在祖庙外准备接受任命。

为了一己之私,残忍杀害新君,天理难容。坏事做多了,早晚要受到报应,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虽然我不是鬼神论者,但我坚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那位周歂,整理好服装,昂首挺胸兴冲冲先进太庙。世间事,就是那么巧,当他走到大门口的时候,还没有迈进祖庙呢,突然一头栽倒在地,当时就气绝身亡。

一个健壮的大活人,突然就死了。得病?谁信啊!

如果在现代,查一查,就是心脏病或脑梗一类,中年人太寻常。马上就要晋升为卿了,这么荣耀的事情,谁都会激动;结果周歂先生高兴过头,心跳加快,导致脑梗或心脏病突发,瞬间一命呜呼。

但古代就不一样了,报应,报应啊!这是神的惩罚!

为了一个卿的位置,杀害无辜,坏事做尽。这事发生的太突然,太及时,太恰到好处,太不可思议,所有人一致认为:这是苍天对周歂的惩罚。

即使现代人不信鬼神,遇到这种事情,内心也难免恐惧。一定会拜神求佛,以获得心灵安慰,何况那个鬼神通天的年代。

周歂之死,立刻在卫国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

再说那位冶廑,原本也等着加官进爵,一看周歂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