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真的愚不可及吗  春秋风云録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正确的主张,说白了就是明哲保身。

宁俞是个智者,后来的孔夫子评价他:“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意思就是:他的聪明,别人可以赶得上;但他装傻的做法,别人根本学不到。成语‘愚不可及’,就出自宁俞,属于真正的大智若愚类型。

现在大家明白了吧,愚不可及本来是褒义,夸奖宁俞的。所以,如果有人训斥你‘愚不可及’,不要生气,与大贤人比肩,这是很高的待遇。

公元前623年,宁俞还曾出使鲁国。

鲁文公设宴招待他,为他赋《湛露》和《彤弓》两首诗。宁俞听了,既不辞谢,又不赋诗回答。鲁文公觉得奇怪,都说宁俞贤能,怎么不懂礼貌?于是派使者私下探问。

宁俞说:“我还以为是在练习演奏呢。从前,诸侯正月朝拜天子,天子设宴奏乐,赋《湛露》这首诗;诸侯听取命令,把天子的敌人当作敌人(敌王所忾),献上自己的功劳。天子赐给他们红色的弓一把,箭百支;黑色的弓十把,箭千支,以表彰功劳。自己是来鲁国表示友好的使者,感谢君侯的赠宴,不敢承此大礼,自取罪过。”

同仇敌忾中的‘敌忾’,就来自这里。鲁国人认为他知‘礼’,热情招待。

由于宁俞很贤能,影响力也大,后来的宁姓,都愿意把他当作宁氏始祖。

现在,国君坚持要提前回国,宁俞无奈,自己不能失信国人,只好抢先进城,要跟大家解释一番。守卫城门的大夫长牂(zāng),以为他是卫成公的使者,和他乘同一辆车子入城。

宁俞根本没想到,自己前脚走,卫成公后脚就变卦。

眼看城门大开,卫成公根本不管宁俞的嘱托,派公子颛犬、华仲率领前驱,像强盗一样冲入都城。这是自己的国家,有必要这样吗?

颛犬急匆匆的入城,有他不可告人的目的,从结果看,他就是那个进谗言的小人。

再说代理国君叔武,正在洗头,准备迎接大哥回归。现在突然接到消息,大哥已经进城,他发自内心的高兴。没有洗完,手里握着湿漉漉的头发就跑出来迎接,恰好撞上颛犬的前驱。

颛犬手握弓箭,瞄准叔武,一箭射杀。冤哉!

卫成公进城后,看到弟弟手中握着的头发,知道自己没有详查,冤枉了他。跑过去紧紧抱着弟弟的尸体,把他的头枕到自己的大腿上,放声痛哭。

再说颛犬,阴谋败露,急忙逃跑,卫成公派人追赶,直接杀死。这种小人,真是害人害己,千刀万剐,死不足惜。

本来可以顺利回国,皆大欢喜,现在可好,彻底搞砸了。面对此情此景,‘愚不可及’的宁俞也回天无力。

叔武的死,让元咺怒火中烧,这个该死的国君,真是昏庸至极。当初冤杀自己的儿子,也就认命了,如今又冤杀贤能的叔武,枉费众人一片苦心。

他满腔悲愤逃往晋国,去哀求晋文公,要为叔武伸冤。能吗?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