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对手(二)  春秋风云録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早晚要分裂,要被世界抛弃。

如果为了‘礼’,就答应楚国的要求,岂不恰恰中了子玉的圈套?众人看着元帅,满脸疑惑。

先轸接着说:“我们私下里答应恢复曹国和卫国,让他们和楚国断交,以此来离间他们。同时,我们暂时扣押宛春,激怒子玉,剩下等到开战后再说。”

面对战争,先轸的心智,简直如妖孽。

如果子玉听到先轸的这段话,恐怕要被气吐血。自己苦心钻研的计谋,竟然在谈笑间,就被人完全破解。

战争,比的是什么?说白了,比的就是心智。排兵布阵,打打杀杀,那不过是最基本的,谁都会。战争,就是算计,对敌方统帅的思路了如指掌,对敌方的军事安排料事如神,那基本就可以稳操胜券。

先轸几句话,就把不利局势扭转,从‘无礼’变‘有礼’,从被动变主动。

作为敌对主帅,双方高下立判。

晋文公非常高兴,这么复杂的问题,三言两语轻描淡写的就解决了,这个元帅,真是选对了。他暗自庆幸,下令以不敬之罪,拘禁楚国使者宛春;然后,私下答应曹、卫,允许他们复国,不过有个条件:必须和楚国断交。

曹、卫两国,正在为国家的安定而犯愁,听说只要和楚国断交就能复国,哪管子玉的内心感受,立刻写了断交信,甚至言辞不敬。

再说子玉,正为自己的决策沾沾自喜,却听说使者被晋国拘留了。‘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是古往今来的规矩,懂不懂啊?重耳你这么大个领导,太不讲究了。

规矩?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他恐怕早已忘记,当初‘盂地之会’,楚国是怎么不讲信用,活捉宋襄公的?这才叫以牙还牙。

紧接着,子玉又收到曹、卫两国的信简,本以为有什么内部消息,结果却是一封断交国书。

妙计不成,反受其累,子玉彻底被激怒了。

这两个忘恩负义的国家,为了拯救它们,自己率军日夜攻打宋国,还冒着抗命不尊的风险申请援兵。他们不知感恩,竟然被几句话忽悠,转身投向晋国怀抱。

使者被拘,曹卫断交,还没开战,先吃个哑巴亏,这击穿了成得臣的容忍底线。

他是个进取心极强,不甘受欺之人,岂能忍此窝囊气?战,战,战,一定要血战到底,活捉重耳,收服中原诸侯,成就君王的霸业。

眼看子玉充满战意,手下有人提醒他,慎重!慎重!

子玉已经被愤怒冲昏了头脑,根本不听。紧接着,大军拔营启程,离开宋国,开赴曹、卫前线。春秋时期最重要的一场战役——城濮之战,即将打响。

他不知道,由于自己的固执,另外两个对手——秦国与齐国,已经在开赴战场的路上。

子玉,似乎并没有计算一下,自己有多少个对手;也没有衡量一下,自己的对手有多么强大。楚军的实力并不弱,唯一弱的,是缺少一个头脑冷静、统观全局的元帅。

结局,已经注定。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