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洗发膏犒师  春秋风云録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洗发膏,洗去身上的尘土,大家和为贵。

从古至今,国家之间礼尚往来,特别是犒赏军队,这种礼品,可以说最古怪,最奇特,最实用,最不值钱,最意想不到的了。

比起金银珠宝,根本不值一提,但对战士们很实用。想一想,古代行军作战,满面尘灰,头皮瘙痒,如果有上好的洗发水洗个头,神清气爽,打仗一定很精神。

齐孝公一看,这点破东西,怎么好意思拿来?生气还不好表露,否则显得自己贪财,于是问道:“你们鲁国害怕了吗?”

话锋咄咄逼人。如果回答害怕,显得鲁国无能,有失国体;如果回答不怕,又对齐孝公不敬,难免引起新的争端。

作为使者,最基本的一条——不辱使命,宁死不屈;第二条,就要临机应变。面对一些疑难问题,据理力争,不亢不卑,让对方理屈词穷哑口无言,气势上,要压倒对方,让对方也佩服。

展喜也是个机灵人,加上柳下惠的指点,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都提前考虑,所以很干脆地回答:“小人害怕,君子不怕。”

这里的‘小人’,指下层的小人物;君子,则是指上层领导。

一句话,把战争转移到君子与小人的对抗上。齐国军事实力强大,我们有害怕的,那都是小人物,怕死鬼,不值一提;至于我国高高在上的君臣,对齐国大军不屑一顾。

发兵之前,齐孝公对鲁国的内情,已经打探过,看到展喜嘴硬,于是接着问:“你们国库,就像悬挂的磬一样空虚,庄稼大旱青草不长,凭什么不害怕?”

成语‘室如悬磬’,就出自这里,与家徒四壁,一穷二白类似。

古代的磬,一般是玉制或石制敲击乐器,弯曲状,中间空,悬挂架子上。敲击之下,声音清脆悦耳。

齐孝公这是个比喻句,非常贴切。

展喜就等着这句问话呢,立刻回答:“我们凭仗周公和太公的职责。从前,(周)成王命令我们两国始祖周公和太公,‘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这个盟约一直藏在盟府之中,由太史掌管。(齐)桓公因此联合诸侯,商讨解决他们的纷争,解救他们的危难,因此成就霸业;等到国君您即位,诸侯都在观望说:‘他会继承桓公的功业吧!’我们因此不敢保护城郭纠聚民众,说:‘难道他即位九年,就背弃王命,废弃职责?他怎么对得住先君?他一定不会这样做的。’现在,您来讨伐我们的过失,我们知错顺服,难道您还真的能违背先王的意志,灭亡鲁国,贪图我们的土地吗?我们依仗这个而不恐惧。”

成语‘有恃无恐’,就出自这里。

几句话,反问的齐孝公哑口无言。还能说什么?别人的话可以不听,但齐太公姜子牙与周公旦如此庄重神圣的盟约,那在档案室有记录的,难道要由自己破坏吗?那是欺天灭祖。

父亲齐桓公,汇合诸侯,开启霸业,而且还曾安定鲁国,双方多年友好,难道要在自己手里毁掉吗?

于是,齐孝公同意讲和,然后退兵。

此时,卫国发兵侵齐,以兑现当初洮地、向地的盟誓。卫成公的这一做法,让鲁国非常感激;后来,晋文公拘禁卫成公,鲁僖公还出面说情,救了他一命。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这成了中国古老的传统美德。不过,现在很多人都害怕帮助别人,不是不想帮,而是不敢帮,有时候当好人做好事的代价太大,反而成为坏人利用的借口。

柳下惠几句话就拯救了鲁国,但是依然没有被重用。并非臧文仲嫉贤妒能,实在是不敢重用,他的思想与社会脱节,能把朝堂上上下下得罪个遍。

原本,一切到此结束,齐、鲁双方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完全可以和平相处。

但是,臧文仲又干了一件画蛇添足的事。他陪着东门遂前往楚国,游说楚国令尹成得臣,请楚国发兵攻打齐国和宋国,因为这两个国家不服从楚国,鲁国愿意全力协助。

就这样,楚国又被引入中原。

柳下惠也没想到,自己一番苦心退了齐军,臧文仲却不知好歹,又给中原引入更大的祸患。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