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君之盛宴  春秋风云録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办就是了。”

重耳听了,还觉得不妥,不合‘礼’啊,又去问赵衰。

这都什么时候了,还那么死教条,非要找个与自己观念相同的人,来拒绝这门婚事吗?要惹怒秦国人吗?

赵衰比较有文采,引用了《礼志》上的话,说:“要想别人爱自己,一定要先爱别人;对别人没有恩德,却想有求于人,这是罪过。您现在必须与秦国联姻,与他们相亲相爱,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

此时此刻,几位贤臣都不再讲究什么‘仁义礼智信温良谦恭让’,只要能回国即位,能夺取政权,手段是次要的,结果主要的。与当年郤芮叮嘱夷吾的话,有何区别?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双手送给你不要,如今却要想方设法从侄儿手中抢夺,这是‘仁’吗?这是‘义’吗?这合‘礼’吗?可惜了里克等人的好心与性命。

三位贤臣的异口同声,终于打消了重耳的顾虑。

婚姻,有时候带着浓重的政治色彩,或者为了组成强强联合阵容,或者以‘和亲’来谋求暂时安稳,这成了后世许多帝王的惯用伎俩。

这叫‘美女战略’,今天更流行。

当然,如果一个英雄,一个美女,也算天作之合。如果只是为了物质享受,而一味追求嫁个有钱人,结局注定惨淡。不信,请看当代风云一时的美女,有多少嫁给了富翁?又有几个得以白头偕老?

重耳很走桃花运,在狄国与齐国,都有美女相伴,来到秦国,一次就得到五个美女,艳福不浅。

各位男同胞不要羡慕,重耳现在虽不是那种轰轰烈烈的英雄人物,却潜力无穷,属于潜力股。否则,也登不上春秋第二位霸主的宝座,在他身上的投资,绝对不会打水漂。

这位怀嬴,冰雪聪明,人缘不错。但是,很明显,她是以媵妾的身份嫁给重耳,地位相对低下。如今听了三位贤臣的劝谏,重耳向秦穆公送出聘礼,亲自以夫人的礼仪,迎接怀嬴成亲。

古人‘三妻四妾’不算什么,这一次,晋文公娶了两位夫人。

其中还有一位文嬴。很多人认为,文嬴,就是怀嬴,显然有误;因为最初正式嫁给重耳的,才是文嬴;至于怀嬴,到底是哪位?将来再说。那位文嬴,也是冰雪聪明。后来秦军败于崤山,文嬴一句话,救了秦国‘三帅’,使孟明视有了反败为胜的机会。

现在,既然做了女婿,大家就是一家人,重耳的事情,就是秦穆公的事情,必须帮助。但是,也不能轻易发兵,牵扯太多,必须有一个适当的机会。

娶了怀赢不久,秦穆公要设宴款待重耳,重耳让狐偃随行。

陪国君参加宴会,光荣,但狐偃并没为此沾沾自喜,而是主动退居一旁,建议带上赵衰。因为赵衰有文采,善于辞令,参加这种宴会,最适合。于是,重耳就带着赵衰前去赴宴。

人可以当仁不让,更要有自知之明,狐偃做了很好的表率。

为什么主动退出呢?古人参加大型宴会,上层贵族,往往以诗言志,否则根本无法融入那个圈子。其中最常引用的,就是后来的《诗经》。所以孔夫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狐偃的父亲狐突,长期杂居戎人,狐偃接受的教育,自然有限;而赵衰长期生活在贵族高层,从小接受高等教育,学习最多的,就是后来的《诗经》,这点让狐偃也佩服。

秦穆公宴请重耳,采用招待诸侯的礼节,设置‘七牢’。

所谓七牢,就是牛、羊、猪各七只,后人大多这么解释。这些动物,在祭祀前都要饲养在牢中,所以称之‘牢’,牛为太牢,猪羊为少牢,最小的是野鸡。当然,‘牢’的作用与意思现在变化很大,主要是监狱,关押各类罪犯,而不再圈养各类畜牲。

一般天子‘九牢’,最高可达到十二牢,诸侯‘七牢’,级别低的还有五牢、三牢等。后来吴王夫差率大军经过鲁国,竟然狮子大开口,索要‘百牢’,可谓狂妄至极。

这种宴会,并不是梁山好汉的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图一时痛快。

宴会之上,很肃静,很文雅,有轻松舒缓的音乐,显示出一种高贵典雅,绝不能大呼小叫。赵衰作为相礼者,完全按照宾主的礼节进行,中规中矩。

有专门的乐师现场演奏音乐,主人和客人则赋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就是后来提倡的‘诗以言志’。当然,不是现场作新诗,主要引用《诗经》原作。

《诗经》,在先秦时期就称为《诗》,经过孔子整理,保存了306首,也称《诗三百》,西汉以后才改为《诗经》,现存305首。到了唐宋时期,诗词盛行,后人仿照《诗经》的格式,编纂了《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

喝到高潮,秦穆公即兴朗诵了《采菽》这首诗。

这是一首天子款待诸侯的乐歌,赵衰明白,秦穆公这是把重耳当诸侯对待。他立刻上前说道:“国君用天子接待诸侯的礼节招待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