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瓜熟的季节  春秋风云録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因为按照常理,夏天吃西瓜最凉爽,解暑。

但是,各类资料表明,西瓜是唐朝以后传入中国的;近代考古,则在西汉古墓中发现有西瓜子。黄瓜则是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传入中国的;至于香瓜,据说,长沙西汉马王堆出土的女尸,胃中有香瓜子,这是距离春秋时期比较近的实物。

当然,也有神话传说,神农氏就曾发现西瓜,当时称之稀瓜,意思是稀少的瓜。

想一想,炎热的夏季,太阳高空挂,知了不停叫,如果连西瓜也吃不上,古人真的挺悲催。当然,如果能有香瓜、黄瓜也不错,很遗憾,都没有。

面对连称、管至父的请求,齐襄公想都没想,一口回绝,甚至连句安慰的话,或者实用的慰问品也没有。只留下一句:继续守卫,没有命令,不许回返。

本来戍守边疆就很艰苦,每日提心吊胆,还受到如此非人待遇,可恶。关键是国君不讲信用,这让人非常愤怒,如此苦日子,不知道还要持续多久?没准这辈子都回不去了。

不要把人往死路上逼,兔子急了还咬人呢。

然而,齐襄公不明白这个道理。在他的心底,自己是君王,掌管整个齐国;别人是臣民,必须绝对服从;谁敢反抗,就灭掉谁。你连称、管至父敢造反吗?老实守卫葵丘去。

昔日的商纣王就是这么想的,结果被推翻了。

指望别人来接替,那是不可能了,怎么办?没有希望,就要走向极端,唯一的道路,只有靠自己。

连称、管至父对齐襄公失望透顶。特别是连称,他的表妹还是齐襄公的小妾,虽然不受宠幸,也算亲戚,一点面子也不给。

如果他俩觉悟高点儿,自己带头,苦中有乐,再给手下将士做点儿思想工作,一切也许会平息。比如:为了保卫国家,我们要自我牺牲一下;为了老婆孩子,大家先忍耐一下;国家不会忘记我们的,这是我们的光荣等等。

但是没有,这两位把齐襄公的各种烂事儿坏事儿,添油加醋的排列出来,并且告诉将士们:“国君违背誓言,让我们继续戍守边境,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去,怎么办?”

拼死拼活地卖命,本来还有个盼头,一年过去,突然就没了方向。这下军营怨声载道,骂声一片,将士挥舞武器,立刻就要杀向临淄。

造反,正合连称、管至父的心意。

但是,君权至高无上的年代,造反谈何容易?那是有代价,有风险,要掉脑袋,要灭门的。如果就这样大张旗鼓,明目张胆的带兵回去,半道就会被消灭,一个也跑不了。

想要造反,必须有一个带头大哥,必须谋定而后动。于是,他们想到了一个人——公孙无知。

公孙无知是谁?齐僖公同母弟弟夷仲年的儿子。夷仲年死的早,齐僖公非常疼爱这个侄儿,对他照顾的无微不至,平日里车马服饰各种俸禄待遇,都和太子诸儿(齐襄公)一样。

或许是被齐僖公宠坏了,公孙无知平日里也是趾高气扬,忘乎所以,有时候甚至敢和太子诸儿争斗。这名字起得,真是无知啊!

齐僖公死后,太子诸儿即位,就是齐襄公。

此人心胸狭隘,非常记仇。他掌权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免除了公孙无知的各种高级待遇,处处打压。若非血缘挺近,甚至能把公孙无知打入十八层地狱。

没有了齐僖公的庇护,公孙无知清楚,这位大哥,心狠手辣喜怒无常,连鲁君都敢杀,还有什么干不出来?所以,他保持了低调,不敢怒不敢言,一肚子怨气,压在心底,快憋出病来了。

正在郁闷的时候,连称、管至父悄悄联系了公孙无知,跟他说明了自己的计划,希望他作内应,帮助铲除齐僖公。

当然,这是有好处的,与风险相比,其好处让公孙无知根本无法拒绝。其实,也不用公孙无知做什么,主要就是,如果将来造反成功,希望他愿意担任齐国国君。

这个诱惑太大了,无本的买卖,只要不傻,一万个理由,也不能找出一个拒绝的。这么大的利润,必须搏一把,虽死无憾,何况此时他心中充满怨恨?

就这样,公孙无知被拉上了贼船。看似无本买卖,实则投入巨大,有什么比生命更宝贵的呢?

同时,连称联系了他的表妹,让她作为内应,时刻关注齐襄公的动静。当然,也是有好处的:如果政变成功,立她做公孙无知的夫人,也就是齐国的新国母。

这个条件也非常诱人,所以,连妹妹毫不犹豫地加入进来。

造反计划一步步暗中实施,国内的人已经叛变,齐襄公还沉浸在声色犬马之中,对那些鬼蜮伎俩一无所知。

他做的坏事太多,命中注定,该还债了。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