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暗箭伤人  春秋风云録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在绝对的实力差距面前,许国只有被宰割的份儿,三天就被攻破。

当时,郑国军队最卖力。

特别是颖考叔,他挥舞着郑庄公的‘蝥弧’大旗,顶着箭雨,率先登上城头。他的勇敢,赢得三国士兵的尊敬,齐声呐喊助威。

然而,有个人一直暗中盯着他,胸中燃烧着嫉妒的怒火,那个人就是——公孙子都。

以智慧促成郑庄公黄泉见母,凭勇敢在阅军大会上夺取战车,孝顺母亲至真至诚,满城都在夸奖颖考叔。如今又第一个登上城头,真是有勇有谋至孝。

子都的风头,被抢的一干二净,完全成了以容貌取悦的花瓶。

现在,颍考叔又要抢夺登城头功,岂能容忍。正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颖考叔刚刚登上城墙,还没站稳,公孙子都在远处看的真切,弯弓搭箭,瞄准他的后心就是一箭。

颍考叔虽然武艺高强,终究不是绝顶武林高手,无法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他还没来得及欢呼,只觉得后心一阵刺痛,再也无法坚持,瞬间从城头上跌落身亡。

公孙子都的箭术不错,可惜了至纯至孝的颍考叔,临死也没想到,只因一辆战车,丢了自己性命。

成语‘暗箭伤人’,就出自这里。

另一位大将瑕叔盈,看到颍考叔殒命,立刻勇敢地挥起‘蝥弧’大旗,跃上城墙,摇动旗帜大声呼喝。将士们受到鼓舞,奋勇进攻,终于攻破了许都。

纯孝的颖考叔,殒命战场,真的很冤枉。

事后调查,发现他是背后中箭,应该是被自己人射杀。误杀?还是报复他杀?但那种场合,向上射箭的人很多,误杀并非不可能,谁能想到公孙子都呢?

小人,是不能得罪的。因为,小人时刻在琢磨着暗算别人,各种卑鄙的手段都不在乎,让人防不胜防。所以说,‘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一部《春秋》史,也是一部小人史,顺便,也可以了解几位小人的嘴脸。

许国攻下来了,颖考叔却死了,郑庄公的内心,非常伤痛。颍考叔并非普通战将,他的孝心感动天地,并且让郑庄公避免了‘不孝’的恶名,这大恩,无以为报。

从内心来讲,郑庄公对颖考叔充满感激,想替他报仇,找谁呢?痛惜之余,由于无法立刻查出凶手,过后,郑庄公命令一百名士兵,出一头公猪,二十五名士兵出一只狗和一只鸡,诅咒暗算颖考叔的凶手。

据说,现在的非洲还有诅咒术,被咒之人跑到天涯海角,也难逃一死。

郑庄公的做法后人多有猜测:一者当时确实查不出谁射死颖考叔,战场人多手杂,射箭的人多了,只能用这种原始的方法,诅咒凶手。在《东周列国志》中,公孙子都被诅咒而原形毕露、跪地求饶,但那是小说,包含了作者的爱憎。

另一种猜测,当时已经知道是公孙子都射死颖考叔,但是没有直接证据,诅咒只是掩人耳目。因为公孙子都是郑国宗族,这种做法也是为了保护他。

无论如何,《左传》中明确记载:子都自下射之,颠。如果没有确凿证据,相信史册也不会如此记载。

颖考叔死了,死的很冤。之后,公孙子都也淡出历史舞台,直到三十五年以后,郑厉公报逃亡之恨,直接杀了他,也算替颖考叔报仇。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