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副厂长却高举右手,显然有话要说。
“请……请汉西太仪集团代表发言。”主持人有些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应对这种超过程序的突发事件。
曹厂长起身道:“我公司产能有限,拟根据标书第四款十二条之规定,部分承担本次生产任务。”
黎天和几家外地企业赶紧翻标书,还真有这么一条规定。
“如中标企业因客观原因无法独立完成全部生产指标,应于中标后三日内提出申请,对于无法完成的部分,视为自动放弃,发标方将组织其它企业重新竞标。”
只要竞标价在成本以上,肯定是卖的越多赚得越多。这次的标的是分期结清,并不需要多大的产能。即使是黎天这样的初创公司,也有能力在一年的期限内独立生产完,因此大都没有注意这一条。
主持人显然也没有意料到,还真会有中标企业不愿意生产全部产品,根本就没有排练这种情况。他赶紧扭头望向主席台前就坐的杜局长。
杜局长干脆起身,直接问道:“你们能做多少?”
曹厂长直截了当:“十万只。”
这一句话出口,台上台下顿时炸开了锅。电表生产不论采用何种工艺,都要开模铸造,再加上新表的研发费用。十万只的产量,54元的供货价,怎么算怎么赔钱。
汉西电子厂显然不可能只有这么小的规模,那就是说,他们不是不能,而是不愿意大量生产。
老唐是精明人,已经大概猜出了其中的缘由,低声道:“看来,他们是打肿脸充胖子。”
黎天点点头,道:“曹厂长没有骗我,他们果然是来参观学习的。看来54块在他们成本线以下。”
让一个企业不愿意大量生产产品的理由只能有一个,那就是这型产品是赔钱的。生产成本高于销售价,做一件赔一件,傻子才愿意做。
但是既然是赔钱,干脆不竞标不就完事了吗?岂不是连这十万只也不用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