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4章 进京  三国之白马公孙续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84年8月,从帝都洛阳发来的诏书,马不停蹄的来到了幽州。

接到消息的刘虞,急忙领着公孙续在涿县城外恭候。

此番传召,刘宏并没有派出小黄门或者其他宦官,而是汉军惯用的八百里加急的方式。

虽然朝堂上说什么的都有,但刘宏就是这样做了。

正所谓,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诏书的内容也很简单,简单到让公孙续都无言以对了。

即便是刘虞见到如此诏书,心里也是七上八下。

“速至洛阳领赏!”

为了这短短的六个字,整整跑死了八匹马,这样算来,一字千金也不为过!

如此这般的诏书,也应该开创了大汉帝国的先河。

“子衡,想必事情紧急,否则陛下也不会只用六个字!”刘虞捋这胡须,皱着眉头言道。

如此反常的诏书,让刘虞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刘使君,某明日便动身!”

公孙续始终都不明白,为何刘宏会如此,但他从刘虞的反应可以看得出,似乎是有什么大事要发生。

回到家中,公孙续又仔细的过了一遍自己知道的历史。

这期间除了设立西苑八校尉之外,就属羌人再次叛乱最有可能发生。

如果说刘宏着急,那自然是西园八校尉之事,可为何会让刘虞如此焦虑?

想到这里,公孙续突然恍然大悟。

非要找个理由的话,只能是刘宏自己出了什么问题!

不论是皇子刘协还是刘辩,二人年岁尚小,一但刘宏撒手人寰,这两人几乎就没有自保能力。

别说何进是刘辩的亲舅舅,篡位这种事在大汉朝可多了去了。

至于刘协,一旦大将军何进掌权,第一个杀得怕就是他了。

即便是何进不下手,何皇后也一定会动手的。

董太后虽然喜欢刘协,可年事已高,皇家的这些事情,想想就让人后怕。

如此一来,刘宏一直没有封赏公孙续的原因也就说得通了。

首先,公孙续不属于外戚势力,而且又属于大汉青年一代中的佼佼者。

为何不选曹操,因为他祖父可是宦官。宦官权衡外戚还可以,一旦皇帝驾崩,他们也自身难保。

至于袁绍、袁术两兄弟,刘宏可能最恨的就是老袁家,动不动就用四世三公的名望来压制他,试问哪个皇帝受得了。

由于公孙瓒在右北平,公孙续根本就来不及告别,匆匆写了一封书信,便在侯氏恋恋不舍的目光中又一次离去。

好在侯家也是书香门第,大是大非面前也能分得清楚。

这一去,也不知道多久能够返回,原本已经离去公孙续策马而回,在侯氏面前重重的磕了三个响头。

“儿不孝,娘保重!”区区的六个字,包含的意义太多也太重。

刘氏虽然默不作声,可两汉热泪已经涌出,心中重要千万个不舍,她也绝不会再这种时候要求公孙续留在自己的身边。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自己的孩子能为天子做事,那是多少人都奢求不来的结果。

公孙续此行,除了张飞、廖化之外,仅仅带了二十名白马义从,其余之人统统被留在了涿县。

这些人都是他的家底,万一洛阳那边出了差池,最起码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倒不是公孙续信心不足,而是古人绝不容小嘘。

尤其是那些常年混迹在帝都洛阳的官宦子弟,没有一个是公孙续能轻易撕破脸皮的。

世家的能量之大,连刘宏都有所忌惮,更何况公孙续呢!

一行二十三人,总算在九月中旬赶到了洛阳。

对于自己的第二次到来,公孙续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无论多大的漩涡,他都必须闯一闯。

此次进城,公孙续并没有花费金银,只是报自己的名号自后,便在一群人的目瞪口呆之中大摇大摆的走了进来。

由于此番是受诏而来,公孙续等人顺利的住进的驿馆。

他的到来,根本就无需通报,自然会有人一级一级的汇报到刘宏的耳中。

当下的洛阳暗流涌动,平定黄巾后大将军何进的权势飙升,已经稳稳的压住了以张让为首的宦官一头。

为了更快的了解情况,公孙续还是按照惯例,在安顿好之后,第一时间拜会了大将军何进,而后便是卢植、蔡邕等人。

只不过让他失望的是,这一次没有能见到蔡琰!

洛阳皇宫,王越已经将公孙续的行踪如实禀报,对此刘宏也仅仅是一笑而过。

如果公孙续不拜见一众文武官员,那才是应该让他警觉的。

人都是有想法的,尤其是在没有权势之前,劲量的攀附权贵,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的潜规则。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