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盘内游走:“据可靠消息,目前黎阳城内守军在三到五万之间,主要是袁谭的青州军,从旗帜上看,守城大将是袁谭本人!”
“邺城过来的五万援军正在向黎阳西门开进,估计明日凌晨到达,由袁谭的大将汪昭领军!”
“袁熙此次参战部队也不少,将近三万人,由大将焦触、张南领军,此时正驻扎在我军东面的内黄谷,离黎阳不过二十里地,袁熙本人则屯兵五万于魏郡,持观望态势。”
“最大的变数在于,与袁氏家族一向交好的乌桓王蹋顿率军十万,沿信都、阳平一线南下,大有增援黎阳之势,不过他们至少要半月之后方能到达,如果敌我两军相峙过久,乌桓军一到,必成敌众我寡之势!”
华歆介绍完敌我态势,退到外围,留下众人盯着沙盘各自思考。
张绣看着沙盘,不禁哈哈大笑:“这事好办,待我领着二万西凉骑兵,先破了汪昭,再全力攻打黎阳不迟!”
“我可率本部人马杀入内黄谷,驱赶焦触、张南,清除外围,再奋力攻城,亦有十分把握!”张辽仔细查看形势,认为到目前为止,曹军还是有很大优势。
“内黄谷的地势易守难攻,你纵然有十万,也是徒劳无益!”郭嘉瞟一眼张辽,真不想当面打击他,但又不得不说,免得众人太过轻敌。
内黄谷屯兵,明显是以守代攻,相当于在曹军背后埋下隐患,只需瞧准时机,择机偷袭,只有他打你的份。
“这个布兵的人,不是一般的人,我认为,袁谭一定有高人相助!”贾诩思考再三,做出最后分析,不仅内黄谷不能轻易动,就连邺城赶来增援的汪昭,恐怕也没那么容易对付。
“他们三路互为崎角,总得先攻下一路,方才能攻城吧!”徐晃拾起长棍,在黎阳城画出一个三角形。
听徐晃这么一说,众人再次深入沉思。
“徐将军,给我一下!”郭嘉紧锁的眉头慢慢松开,眼睛微微睁大,似乎已经想好对策,他从徐晃手里接过长棍,离沙盘更近些。
“明日,我们出一支骑兵前往迎战汪昭,张辽的青州军埋伏在内黄谷左右,只要焦触、张南敢出谷,围堵之,其余各部严守营寨,以防袁谭出城偷袭,我们先通过这一仗,试探一下敌军虚实!”
众人一听,如此布兵,虽不能保证此战获得全胜,却是稳中求进之策,大家同时点点头,并没有异议。
兵围黎阳已八日有余,随军携运的第一批粮草即将耗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第二批粮草按理应该早就从乌巢发运,到现在迟迟未到,这节骨眼可不能出错。
“华议郎,粮草的事,如何了?”袁尚彼为担心粮草,十二万大军日耗三千石粮,剩下的粮不够三天开销,前方一旦开战,不能让将士们饿着肚子打仗。
“我已经联系新任运粮官许攸大人,探报回信说他们已经开始渡过黄河,最迟明日午时到达!”
“谁?”袁尚怕自己听错,这哥们是走的哪条后门,竟然混上了运粮官。
“许攸许大人呐,以前也是您的部下,大司马!”华歆重复一遍,特意点明,就是那个许攸,南阳的许攸。
“唔,是他啊,有毒吧,那你可得盯紧点!”袁尚勉强一笑,不得不提醒华歆。
事情议定,任务分派各部,袁尚单单将张绣和张辽留下来,两人互看对方不顺眼,都把头偏向一边,估计张辽还是觉得上次比武不够公平,如果再给一次机会,他定然不会三招之内落败。
“文远,怎么,脖子不舒服嘛?要不要传军师给你瞧瞧!”袁尚故意打趣张辽,同时也是在提醒张绣注意态度。
两人这才把脸转过来,强装欢颜:“哪有,大司马,有什么任务,仅管吩咐,末将遵命便是!”
“是这样,文远兄,我想让你带上所有军官去趟西凉骑兵的军营,学习一下他们的军纪军风,这样可以加强青州兵的战斗力!”袁尚微闭双眼,眼珠子一转,看到张辽一脸尴尬的表情。
“向西凉兵学习!?”据张辽的了解,西凉兵的军纪不咋样,前两天还有小校打报告,说有几个西凉骑兵打劫了附近一个村庄,害得整村的人都迁移到外县去了。
看着张绣昂着头,一副得意相,张辽就更加憋屈,只是碍于袁尚面子,不敢发火。
“西凉兵作战向来勇猛,这和他们的军纪军风有莫大的关系,文远,不要只看其表,乎略精华,去吧,好好学习学习!”袁尚走到张辽跟前,拍拍他的肩膀,以示鼓励。
两人一前一后撞出帅帐,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张辽有再大的火,也只能跟在张绣屁股后面晃晃悠悠的去西凉骑兵的营地。
袁尚看着二人别扭的样子,露出一丝狡猾地笑容。
天蒙蒙亮,便听见帐外乱哄哄,仆从和貂蝉不知何时已经站立在帐外两侧,袁尚睁开眼,想起凌晨要去迎战汪昭的事,立马翻身起床,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