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 悠闲地听天命  双螺旋纪元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气候专家说,大气环流必然有雨形成,是天然的空中打击力量,可以缓解人工防御的压力。

物理专家说,宏观上我们可以制造水弹,微观上我们可以用纳米水弹。

生化专家说,给它们做一些病毒导弹,让这些病毒进入它们体内去造水。

……

可是,以上的这些各领域的专家们也没讨论出一个万全的能克敌制胜的方案,因为不管怎样,当下的人类科技水平对金星的硅基生命防不胜防。

而且,地球很可能已经被感染了,在人类还难以探测到的地层深处,说不定就存在金星上的那种硅基石虫,不然也不能解释居山发现的古墓墙砖中的残留的硅基组织跟金星硅基石虫的组织类似……

所以,曾经有一个工程概念被提出来过。

移动龙宫工程。

字面意思,就是造一个悬浮在海中世界,万一陆地被硅基生物霸占了,那就把生态圈迁海里去。

但是,海不是无限深的,海也是有底的,海底是啥,海床是沙子石头,石头下是啥,是没有水的石头。如果海底岩石被感染,硅基生命释放的热量迟早会把海水煮沸。

所以,移动龙宫的概念被提出后不久就搁浅了。

在秃了不知道多少脑袋后,ESA最终决定还是继续专心搞萝藦工程,因为它是最有效的,即便真成杞人忧天了,它也能在推动社会发展、激发科学创新的过程中发挥庞大的作用。

……

方涵长舒了一口气,没有继续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他挠了挠头,在ESA中,中老年群体秃头率很高,而他的毛发还算旺盛,这让他很欣慰。

当方涵把注意力再次集中到电脑屏幕上,他发现自己刚上传上去的《金星硅基生命研究报告278(生物工程SA丁组)》已经被下载了429次了,也就是说有429个小组正在研读他所在的SA丁组的报告。

但是,ESA的生物工程组目前只有301个,所以,方涵肯定还有不少非生物工程的小组在看这份并不是他们需要重点研读的报告。

“真够闲的啊!”方涵嘴角一扬,也拖着鼠标点开了他还没看过的一份来自俄罗斯γ组的报告。

方涵忽然一怔,他感觉自己仿佛是回到了当年通宵水小百合BBS的时候,发帖、刷帖、等回复、回复、写blog、看其他人的blog、在十大里遨游……

悠闲地把ESA的科研平台当成是BBS来水,今天自己的心态还真是轻松啊……难道是因为知己知彼了?或者也是因为尽了人事,天命什么的就无所谓了?

方涵如此想着,正要去研读点开的报告,却是有一个提示跳了出来——

“来自FAST观测组的奥陌陌最新数据已上载完毕。”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